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耕种蓝色国土需要生态渔业(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01 17:1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宁
分享到:

 

  4.2 可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向水中投放的以藻类为饵料的鱼类,可以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藻类疯长,从而净化水体。据专家测算,淡水中的鲢鱼和鳙鱼每增加500g体重,可分别通过滤食浮游植物从水体中吸收氮14.9g和14.5g、磷0.85g和0.6g、碳60.75g和57.85g。可见,耕种蓝色国土时,投放鱼的品种若选择合理,可有效改善水域环境。

  4.3 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研究显示,人们日常生活1/3的食物蛋白质为水产品提供,而我国天然水域的产出大幅降低,甚至不到20世纪70、80年代的1/4,可见其仍然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天然水域中的鱼多了,就好比是增加大量天然安全的粮仓,大大增加了国家的食物储备,从而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4.4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与恢复为基础,使渔业经济的常规发展转变为持续发展,把经济活动和渔业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达到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目的就是生态渔业的要义。它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资源系统的生态平衡;还可以避免资源浪费的现象,从而达到对渔业自然资源深层次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在满足人们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使渔业真正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从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5 增殖放流:威海市水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未来

  增殖放流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高效生态渔业措施,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5.1 大力发展保水渔业,加大滤食性鱼类的放养密度

  大力发展保水渔业重在重新调整该水体的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有效减少水体中藻类的生物量,保证水质安全,以充分发挥滤食性鱼类的“生物滤器”功能。所谓保水渔业,通俗地讲,就是“以渔治水,以渔养水”,即以保护水环境为目的,选择适当的鱼类进行人工放养的一种渔业生产模式。保水渔业的另一方面,是从水质保护的角度来确定渔业环境容纳量,进而提出最佳的渔业规模和生产方式。发展保水渔业,本质是中心的转变,即从“以渔业为中心”转为“以水为中心”,在确保水库水质良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获取渔业的经济效益。

  5.2 继续进一步探索利用生物操纵技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目前威海市已经采取的措施有:各水源地水库根据自身浮游生物状况,合理投放一定数量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同时制定合理捕捞量,利用滤食性鱼类对浮游生物的摄食来控制水体中藻类密度,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在大中型水库全面推广节粮、高效、无污染的太湖银鱼。目前已在多数水源地水库移植成功。由于银鱼对水质要求很高,不仅能增加产量和收入,而且可将其作为判断水质优劣的指标生物;积极引进和推广有着水中“清道夫”之称的鲴亚科鱼类。近年来,水源地水库先后引进了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等刮食性鱼类,对净化水质起到了积极作用;适当引进一些高档肉食性鱼类,例如鲈鱼、梭鲈等。利用生物食物链关系,用肉食性鱼类控制水体中的野生小杂鱼,对于维持水体浮游生物稳定具有很好作用。

  正是得益于以上措施特别是生物调控技术的应用,威海市所有水源地水库多年来水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一半以上水库水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对于保障居民安全用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勾东博.生态渔业——渔业可持续发展之路[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 李继龙,王国伟,杨文波,等.国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渔业经济,2009 ,27(03).

  [3] 史建全.浅谈渔业资源增殖放流[J].青海科技,2009(03).

  [4] 郑龙成,程绍宏,年志平.新立城水库渔业开发与水质保护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1(33).

  [5] 胡传林,沈建忠,万成炎,等.鱼类增值放流与现代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第二届全国现代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