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火鸡疾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04-01 22:5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作者:张亦龙  


【摘  要】介绍了火鸡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并对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论述,供广大火鸡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火鸡;疾病;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随着珍禽饲养业的兴起,火鸡养殖正逐步进入大规模的集约化饲养。但人们对火鸡的生活习性和营养要求的掌握水平还远不如家禽;加之对火鸡疾病的病种、发生特点、病因等方面的认识不足,如果在饲养管理、疫病防治上达不到要求,均可造成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1]。现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1.1新城疫 
  新城疫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新城疫病毒,各种年龄的火鸡都会发病,引起的损失较大。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防治上,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主要依赖疫苗免疫。用鸡新城疫Ⅱ、Ⅳ系疫苗免疫火鸡,可有效地预防火鸡新城疫的发生。已发生新城疫时,一次注射含新城疫抗体的高免卵黄液1mL/羽。同时,在饮用水中加入广谱抗菌素防止继发感染,加入速补类及多维,加快恢复和增加机体抗病力。 
  1.2鼻气管炎 
  任何日龄的火鸡都可感染,该病以呼吸道症状、头部肿胀和种火鸡产蛋下降为特征。防治上,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手段。使用活毒疫苗和油乳剂灭活苗,在防止种火鸡发病和保护下一代雏火鸡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发病火鸡使用抗生素也可以起到减轻症状,控制继发感染的作用。 
  1.3冠状病毒性肠炎 
  火鸡冠状病毒性肠炎又称蓝冠病、传染性肠炎、泥淖热等。本病侵害各种日龄的火鸡,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高度传染性疾病。防治上,火鸡冠状病毒抵抗力弱。在发病鸡群的饮水中加入1%的新霉素或链霉素对减轻症状有一定的效果。使用肠道抗体也可以控制继发性的细菌性肠炎。 
  1.4出血性肠炎 
  主要发生在6~14周龄的火鸡,以7~9周龄最为常见,本病的特点是突然发病,迅速死亡,死亡率高,还可以引起免疫抑制。防治上,加强兽医卫生防疫工作,做好隔离和消毒,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手段。对发病火鸡,可注射健康鸡群的阳性抗血清0.5~1.0mL/羽。 
  1.5火鸡痘 
  火鸡痘由过滤性病毒引起,根据生长部位的不同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防治上,在发现火鸡长鸡痘的初期,用病毒灵经口投喂,每次喂1片/羽,每天2次,连喂3d。绝大多数都能治愈。严重的可用高锰酸钾水先将火鸡痘的痂皮浸软,剥去痂皮,将痂皮下呈豆腐渣样的白色物质全部挤出后,然后涂上人用阿昔洛韦软膏,每隔2~3d处理1次,最终都能治愈。 
   
  2细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2.1禽霍乱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禽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成年火鸡最易感染。防治上,肌注青霉素5~8万IU/羽,氯霉素、土霉素、红霉素100~150mg/羽,每天2次,连续喂3d。或以0.5%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或磺胺噻唑拌料,连续喂5d。免疫可以选用禽霍乱氢氧化铝甲醛苗或833禽霍乱弱毒苗,前者大、小火鸡一律注射2mL/羽,后者用生理盐水稀释,皮下注射0.1~0.2亿菌/羽,均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2.2火鸡鼻炎 
  火鸡鼻炎又名波氏杆菌病,是由波氏杆菌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上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为突然打喷嚏,眼、鼻流出清亮液体,张口呼吸,颌下水肿,气管萎陷。防治上,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隔离病雏,同时采用盐酸四环素加青霉素饮水。每100mL水含四环素0.25g,青霉素200万IU;用恩诺沙星涂眼部,同时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恩诺沙星,连喂3~5d,效果较好。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