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义县果树套种红小豆技术推广项目浅谈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04-07 17:3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作者:唐敏  
 
【摘 要】辽宁省义县大榆树堡镇地理地势优越,气候适宜,长年来一直都是农产果树的主产区。但是果树占地面积大,栽种果树的面积有限,为了充分利用果树下闲置的土地,种植红小豆,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经过2009年实验的基础上,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0年在大榆树堡镇小籽粒屯村建立果树套种红小豆示范区,面积100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带来了可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本文通过在示范区试验的实际情况,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果树套种红小豆技术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利用 提高 推广 计划 红小豆  
    
  1.项目背景  
  辽宁省义县大榆树堡镇现有果树面积5000亩,产量平均在每亩2450公斤左右,按4元/kg计算,亩可收入9800元,除去每亩投入1000元,亩可获纯收入8800元。但是,多年来树下土地利用率不高,闲置的土地占较大比重。2010年,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小籽粒屯村通过实施果树套种红小豆技术使亩纯收入提高到10100元,项目切实可行。  
  2.项目建设依据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发展的整体要求和政策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迅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  
  3.必要性和可行性  
  国家土地资源有限,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探讨出切实可行的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办法是必要的。2010年,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大榆树堡镇小籽粒屯村,通过实施果树套种红小豆技术试验,使亩纯收入提高到10100元,项目切实可行。  
  4.项目建设内容  
  4.1项目落实 项目落实在大榆树堡镇小籽粒屯村,合计100亩。  
  4.2项目投入的技术人员数量  
  此项目共投入技术人员10人。其中包括:高级农艺师3人,中级农艺师5人,初级技术人员1人,农民技术员1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并培训相关人员。  
  4.3及时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观摩会等等,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在各个覆膜时期及作物的各个生育时期举办技术培训期3次,培训农民技术员及农户30人次,召开现场会观摩会2次,印发技术资料300份。  
  5.项目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5.1选地整地  
  选择五年树龄的果园100亩,于3月20日结合树间整地亩施优质农家肥2500公斤,并做成45公分的垄。  
  5.2栽培模式  
  采用果树套种红小豆的模式  
  5.3选择良种  
  选择净度纯度均在98%以上,发芽率95%以上,抗逆性强、粒形短圆、粒色鲜红,整齐饱满,出沙率高,高产,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日本大粒红小豆,并进行药剂拌种。  
  5.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抓住墒情,适时早播,一般在5月上、中旬为适宜播期,播量2.5公斤/亩,播深3—5公分,行距45公分,株距17公分,留好预备苗,出苗后进行查田补栽,发现缺苗断空的地方进行移苗补栽,亩保苗8000—10000株。  
  5.5田间管理  
  5.5.1红小豆的田间管理  
  红小豆的田间管理分苗期和花荚期两个阶段:  
  (1)苗期管理  
  一般播后7天即可出苗,出苗后一片真叶期,要及时疏苗,2片真叶时定苗,一叶一心期注意用氮氰菊酯、功夫、灭多威等农药防治蚜虫,地老虎等害虫,苗期一般不旱不浇水。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