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对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探讨(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5-18 10:4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吕锋
分享到:

 


  油松树苗喜欢酸性和中性土壤,但是怕盐碱和暴晒。油松喜欢干燥不喜欢潮湿的环境。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选择土层深厚的地方,阴凉有干燥,排水和灌溉。所以在选择土壤的过程中不要和刺槐、榆树等树种一起种植,可以选择杨树等树种混合种植。油松种植之后要进行追肥,这个一般在春季进行。用各种肥料合成的农家肥进行喷洒,这样可以提高整个的成活率。在准备好水之后,确保种子的水分充足,好的可以采用通风和透光好的地方,这样可以帮助整个树苗的成长速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单产面积。
  油松撒种或者树苗一般在春季或者是秋季。进行播撒要注意播种的距离和数量。然后需要培植这一片土地,对土地进行灌溉之后,在树苗全部成活之后进城除草等后续措施。这个时期要注意防止收到一些鸟兽的侵害,这样可以提高整个树林的成活率。在树苗成活之后,我们可以对土壤进行再一次的增肥,然后在出土之后就可以防止树木发生病变。在七个月之后树苗根部可以防止病虫害,这个时候就可以减少药物的喷洒。需要注意的是在树苗造林的这一年必须保证定期的松土和除草,并且在后续的时间也要保证。
  3   山西地区油松病虫害的防治
  山西地区的油松树种多为次生林和人工树林,品种大多比较单一,所以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是比较差的。如果遇到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油松就有可能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在建设油松时可以在油松林中增加别的树种,形成一定比例的混交林,这样不仅可以防治病虫害,更可以保持水土,增加整个树林的生态防御功能。
  一般来说树木的病虫害防治和遗传漂变有关,对于已经被破坏的了小种群油松,可以在减少人为性破坏的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植被种植补偿和植被恢复。这样可以加强整个油松遗传变化的多样性,让整个森林的“天然化”变得更高,这些对于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都有好处,可以对整个天然次生林的保护提供更好的作用。油松一般都有着很长的生长时间,所以对于油松种群的遗传发生的病虫害,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消除这种虫害,让植被得以较快的回复。林场在进行油松的物种保护时,应该对于不同种类的油松种群的基因变化做比较动态的保护措施,这样可以对山西油松进行定期的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并且能够掌握油松种群基因流动的真实性。在山西,对于油松进行有时间控制的资源调查分析可以尽快的计算出天然树木的蕴藏量,并且可以详细的描绘出现状的分布图,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保护地区的油松树资源。
  油松林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高大林木病虫害防治的经验。具体来说就是利用风送和雾化这两种方式来喷洒农药。目前国内的高射程农药技术采用液力和风送两种方式。如果有技术条件的林场也可以采用航空器材进行喷雾或者用森林灭虫弹。但是这些方式都面积过大,所以浪费和污染也多。现在一般林场也会采用给树干注射药物的方式进行林区病虫害的治疗,因为用药用量都可以计算,所以这种方法通常污染小,而且精确。
  3   总结
  油松四季常绿,所以作为一种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防风林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培植油松生态林的时候,需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特别是在油松树苗的培养初期,有效的防治病虫害,可以提高整个树林的成活率。给目前水土流失严重的山西带来福音。油松苗是我国人工造林主要选择的树种之一。虽然它有耐旱、耐贫瘠的优点,但是我们要提高油松苗的成活率,也需要对油松苗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解,同时做好病虫害 的防治工作,减少损失。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