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生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05-14 17:1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摘  要】从选种培芽、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等方面介绍了生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期为生姜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能保持土壤水分,减轻杂草危害,提高土壤温度,加快出苗和生长,省工省时,经济效益显著。近几年试验示范发现,生姜地膜覆盖较露地栽培生育期提早15~20d,产量提高15%~20%[1]。现将其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1选种培芽 
   
  一般在头年收获时选择肥壮、芽头饱满、色泽鲜亮、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大小均匀、无病虫伤疤的姜块作种姜。于播种前1个月左右,从窖中取出种姜,洗去姜块上的泥土,白天平铺在室外干净地面上或草席上晾晒,晾晒要适度,以免种姜失水过多,姜块干缩,出芽细弱。夜间收进室内,以防受冻,晾晒1~2d后,再堆放室内,盖上草帘,即“困姜”,3~4d后即可催芽。一般采用的催芽方式多为温床催芽,即在避风向阳处建温床,深0.5~0.8m,宽1.2m,长根据种姜多少而定,在温床底部及四周铺10cm左右厚的干草,将种姜摆放其中,厚度以30cm左右为宜,然后再盖上10~15cm厚干草,搭上拱架,盖好塑料薄膜,晚上加盖草帘保温,一般保持床内温度20~25℃。如白天床温超过25℃,可揭膜通风降温,芽长0.5~1.5cm时即可播种[2]。 
   
  2播种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肥沃壤土,深耕20~30cm,耙细,整平,做畦,畦宽75cm,每畦开沟2行种植,并备足土粪,以便盖种。3月底至4月初,选择晴天播种。播前,把已催好芽的姜块掰成50~70g大小的种块,每个种块留1~2个壮芽,姜块伤口处可蘸上草木灰,以减少病菌侵入。如遇天气干旱,为确保生姜顺利出苗,需提前在种植沟中浇水。按株距20cm将种姜逐一排放于种植沟内,并使姜芽朝一个方向,再将有机复合肥或腐熟家杂肥施于2块种姜之间作基肥,一般施有机复合肥4.5t/hm2或腐熟家杂肥12t/hm2。为防止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可用毒死蜱颗粒剂30kg/hm2拌细土撒入播种沟内,然后用准备好的干土粪盖在种姜上,再覆土整平。为减少杂草,在覆膜前用乙草胺1.5L/hm2对水600kg喷在畦面上,然后用宽1m的地膜覆盖,并将两边压紧[3]。 
   
  3田间管理 
   
  当幼芽出土后,待苗与地膜接触时及时划膜放苗,5月下旬可撤去地膜。生姜出苗后,可根据不同土质分次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同时培土4~5次,防止根茎露出土外,促进茎叶生长和子姜肥大。生姜不耐强光和高温,5月下旬撤去地膜后要进行遮荫,一般用木竹搭1.2~1.5m高平棚架,再搭上树枝或作物秸秆,也可采用遮阳网遮荫,遮荫率在60%~70%较适宜,到8月下旬可拆去遮荫物。姜苗长至20~23cm时,及时除去姜母上的隐芽,以免浪费养分。待苗长至33cm以上时,要保留从姜母两侧长出的1~2个芽,因为这些芽是分生和形成新姜的基础。8月上中旬打掉姜株顶心,每隔7~8d打1次,连续打2~3次。 
   
  4肥水管理 
   
  生姜为浅根作物,吸收水分能力较弱,必须合理浇水。一般苗期生长量小,需水较少,加之地膜覆盖后可起到较好的保湿作用,一般不需要经常浇水。随着植株生长和分枝的增多,需水量相对增大,生长盛期需较多水分,为满足其生育需要,要求土壤始终保持湿润,一般保持土壤湿度65%~70%。水分不可过多,如畦面积水,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引发病害的发生,特别是夏季暴雨后要及时排水,以防姜瘟病的发生与蔓延。生姜喜肥,除重施基肥外,还应根据生长情况进行多次追肥,在苗高30cm左右第1次追施壮苗肥,用腐熟人粪尿4.5t/hm2或尿素150kg/hm2对水浇施。第2次在收取种姜后,根据苗情适量用肥,有明显脱肥的可追肥1次,生长旺盛地块可不施或少施,以免茎叶徒长,影响根茎膨大,追肥以氮肥为主。第3次追肥在拆除遮荫物后进行,此时生姜处于膨大期,需肥量相对较大,可将尿素375 kg/hm2、复合肥600kg/hm2、磷酸二氢钾60~75kg/hm2混合后穴施于根部附近或在距植株基部约15cm处的施肥沟中,使土肥混合,然后进行培土壅根。为防早衰,9月中旬再追施1次肥,可用尿素和适量复合肥配合施用[4]。

  5病虫害防治 
   
  生姜病害主要是生姜腐烂病,应采用农业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农业防治主要实行轮作换茬,严格选种,种姜消毒处理,若发现病株,先及时挖出,再在病穴四周撒入生石灰。要及时结合药剂防治,可用多菌灵、敌克松、代森锰锌等杀菌剂500~800倍液灌根防治。为确保防治效果,可每隔5~7d灌根1次,连续用药3~4次,每次用药250g/株以上。虫害主要是姜螟,主要采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25%杀虫双500倍液,或20%毒死蜱800倍液喷施防治。 
   
  6采收贮藏 
   
  一般在初霜来临之前(约11月上旬),大部分茎叶开始干枯,地下茎充分膨大和充实时,选晴天挖收,若土壤干燥可在收获前2~3d浇1次水,使土壤湿润,土质疏松。收获时 
  将生姜整株挖出,轻轻抖落根茎上泥土,剪去地上部茎叶,摘去根后即可贮藏。一般采用窖藏,利用房前屋后山坡挖窖,窖顶圆拱形,高1.3~1.5m,窖深根据贮量多少而定。入窖前注意剔除病姜、伤姜、烂姜,再将姜块排于窖内,每排1层姜,撒盖5~6cm厚的清洁湿润细沙土,一般摆到1m高左右,然后用石块等封住窖口的2/3,留1/3作为窖内通气散热,直至气温降至0℃左右时,再封闭窖口。 
   
  7参考文献 
   
  [1] 徐少波.生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1995(6):14-15. 
  [2] 顾大路,赵秉军.生姜露地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1):73-74. 
  [3] 徐坤,康立美.生姜地膜覆盖与塑料大棚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02(5):36-37. 
  [4] 甘东孝.生姜深沟地膜高产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09(1):2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