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以玉米为主体的间套种高效栽培模式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05-26 21:0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作者:许萍 叶华斌 袁鸣凤 邱秀珍 殷云

【摘  要】详细介绍了青菜—马铃薯/玉米—后季稻四熟立体高效种植模式及该模式下各种作物的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青菜;马铃薯;玉米;后季稻;间套种;栽培技术 
   
  青菜、马铃薯、玉米(鲜食玉米)、后季稻间作套种,是一种充分利用土地空间,粮、经、饲、菜结合,产粮多,效益高的立体种植形式。该模式可收青菜45t/hm2、马铃薯22.5t/hm2、玉米9 750kg/hm2(或鲜食玉米果穗12t/hm2)和后季稻7 500 kg/hm2左右,年纯收入3.75万元/hm2以上;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增加了蔬菜供给,对改善人民生活、缓和供需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实行水旱轮作,种植时施入了大量有机肥,种植后又有大量根、茎、叶回归土壤,大大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现将其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合理安排茬口及适宜良种 
   
  青菜于10月上旬播种育苗,11月上旬移栽,12月至翌年2月分批上市;马铃薯于3月10日左右播种,5月底收获;玉米于3月20日前后套种在马铃薯垄间,7月中下旬收获灭茬;后季稻于6月20日左右播种育苗,7月20日前后抛栽,10月底收获。青菜品种选用商品性较好的苏州青,马铃薯品种选用早熟高产的克新四号(以脱毒种薯为好),选用优质高产、食味香甜的苏玉糯1号、紫玉糯1号、苏甜8号等糯、甜玉米良种。后季稻选用镇稻88中熟粳稻品种。 
   
  2高产栽培技术 
   
  2.1青菜的栽培技术 
  种植田宜选择肥沃、平整、排灌良好的田块。青菜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用种15kg/hm2,苗床与大田比为1∶8左右。播种后用腐熟稀水粪轻泼勤浇,间苗治虫。移栽时,苗龄35~40d。栽植前1周大田用优质土杂肥60t/hm2,尿素10kg/hm2, 25%的三元复合肥150kg/hm2。栽植规格为行距25cm,株距20cm,理论密度19.5万棵/hm2。定植至采收前15d,全期追肥4~6次。一般从定植后1周开始,每隔10d施用人粪尿1次,浓度逐渐加大。注意清沟和中耕,保持土壤疏松[1]。 
   
  2.2马铃薯的栽培技术 
  1月选好种薯,切块消毒,利用蔬菜大棚或弓小棚盖膜催芽,待芽长1~2cm时移植本田。本田要一次性施足基肥,施腐熟杂灰或粪肥30t/hm2以上,高浓度复合肥40kg/hm2,施后深翻25cm,按规格精整作垄播种马铃薯,播后化除覆盖地膜,齐苗后破膜放苗,并压好地膜破口。苗期及时除草,施腐熟薄水粪18t/hm2加尿素5kg/hm2点浇;现蕾期视苗情施薄水粪15t/hm2左右。开花前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旺长田喷施维它灵4号控上促下;同时注意抗旱排涝、防病治虫,确保健壮生长[2]。

  2.3玉米的栽培技术 
  营养钵育苗移栽或直播盖地膜。本田施腐熟杂灰或粪肥18t/hm2,高浓度复合肥450kg/hm2,集中施于小行,深翻20cm,肥土拌匀,整细划平,然后按规格拉绳定距打塘移栽,栽后足水沉实。关键是抓好直播质量,坚持精选种子、播深一致、分级播种、增加播量、多次间苗,确保全苗、匀苗、壮苗、整齐一致的幼苗群体。早春玉米钵育苗龄30~35d,叶龄4叶左右时,大小苗分级移栽本田。鲜食玉米要注意与普通玉米及不同粒色的品种隔离种植,防止串粉影响品质和商品性[3]。施用拔节肥可有效地促进玉米小花分化,增加穗粒数,减少秃顶,一般施人畜粪37.5t/hm2加碳铵225kg/hm2或尿素1 125kg/hm2。穗肥一般施人畜粪37.5t/hm2加碳铵375 kg/hm2或尿素150~180kg/hm2;单施碳铵要达到450~525kg/hm2;单施尿素300kg/hm2,基苗肥未用复合肥的,增施复合肥300 kg/hm2左右,同时注意分次捉黄补瘦,促平衡生长。对于登海11、农大3138等需肥量较大的品种,可适当增加施肥量。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90%晶体敌百虫1.5kg/hm2拌过筛煤渣或干细土制成毒土,按1~2g/株灌入心叶;或用18%杀虫双250 mL/hm2对水1 125kg对准心叶喷雾,或按10~15mL/株灌心。此外,要严格掌握采收适期,一般于玉米开花授粉后18~25d采收鲜棒头上市,其食用品质口味俱佳。 
   
  2.4后季稻的栽培技术 
  育秧形式为塑盘肥床旱育。坚持稀播、矮化促蘖和旱管。落谷时,每张塑盘干种播量30g;一叶一心期秧田用15%的多效唑30g/hm2对水喷施;四叶期以后,严格控水控苗。抛栽的前一天傍晚,可结合施“送嫁肥”浇1次透水。玉米收获后及时用拖拉机将玉米秸秆旋碎翻埋土中,同时施碳铵300kg/hm2。掌握“基肥全施一轰头,穗肥重施夺高产”的原则,旱施重施基肥和分蘖肥,并增施磷钾肥和硅肥,看苗酌施穗肥和粒肥。施纯氮总量300kg/hm2左右,前后期施肥比例为8∶2[4]。抛足基本苗是关键,秧龄30d左右,抛塑盘1 800张/hm2以上,基本苗240~300万根/hm2。抛后15~20d开始搁田。搁田后浇水勤灌,灌浆乳熟后干湿交替到黄熟。要加强对三化螟、稻飞虱、稻苞虫和稻瘟病的防治。 
   
  3参考文献 
   
  [1] 张晓红.无公害香青菜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7(3):12. 
  [2] 梁金利,万刚.大西洋马铃薯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9(6):8-9. 
  [3] 束爱菊,任学义,王干.马铃薯-玉米-花椰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J].种业导刊,2008(10):27-28. 
  [4] 王景行.水稻新品种新丰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5):25.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