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提高黄牛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探讨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07-05 21:3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摘  要】介绍了提高黄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措施,包括普及科学知识;开展黄牛改良;广开饲草资源,拓展养殖思路;加强疫病防治等,以促进养牛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黄牛;养殖效益;技术措施 
   
  1普及科学知识 
  1.1改早配为适龄配 
  前些年早配现象严重,母牛不足岁,甚至10月龄发情就配种,1 岁多产犊,既影响母牛正常生长发育,又不利于犊牛成长。经过传授母牛生长发育规律知识,在母牛1.5周岁配种,母牛产后个体大,犊牛生长快[1]。 
  1.2改母牛一般喂给为妊后期补料 
  母牛怀孕5个月后,胎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营养多,应及时增喂玉米等,以使母牛产后膘情好,乳汁多,产后提早发情配种,犊牛生长好。 
  1.3改早出栏为适期出栏 
  犊牛由出生到1.5岁,此阶段生长快,以后生长减慢,6月龄过早出栏不经济,岁半出栏效益最佳。 
  1.4改犊牛随便采食料草为早期补料 
  改以往带犊养育方式为早期断奶,以利于犊牛早期生长发育,当犊牛产后2周开始训练采食干草,生后3周训练吃精料,以后逐渐吃青料到拌草喂,至断奶犊牛完全适应以拌草料为主的饲喂方式,以促使犊牛均衡生长[2,3]。 
  2开展黄牛改良 
  蒙山县把牛品改列入“三文明”目标责任制,作为工作业绩考核内容。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挤资金支持牛品改工作。各乡镇都有2~3个配种点和配种员,利用夏洛来、西门塔尔冻精粒改良黄牛,2007年以来改良黄牛1 350头,取得明显效果。为提高配种率,有如下做法:一是解决良种不足的问题。目前用于本交的优良公牛严重不足,用于生产冻精的种公牛品质不高,要加强选种选育。二是解决人工配种受胎率低的问题。把现有的配种站点建成“托牛配种站点”,让拟配种母牛留下,便于配种员观察适时配种时间进行配种。重点免费培训农民掌握人工授精方法。三是实行本交与人工授精相结合。规模养殖场(户)配送给种公牛或免费培训授精员。四是注意做好产科疾病防治工作。产后或配种前阴道和子宫要进行冲洗消炎以防治疾病。
  3广开饲草资源 
  养牛每天需要大量饲草,尤其在冬季,饲草短缺较为突出。为此,养牛场要广开饲草资源,以解决饲草短制问题,一是自己种牧草。各牛场都种栽桂牧一号,由于牧草灌溉沼液、沼渣,肥水足,每天产牧草量大[4]。全县种植桂牧一号逾133万hm2。二是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全县各木薯加工厂、酒精厂、糖厂等每天提供大量廉价的下脚料,还有周围农户大量的玉米秆、甘蔗叶、甘蔗尾。为了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养牛,采取经国家、地方、农户三配的办法,用于建青贮、氨化两用水泥池300个,新购切草机10台,广泛组织发动,部门密切配合、送技术上门、严把质量关,2009年全县青贮饲料6万t,秸秆氨化在一部分乡镇推广,不但节省了大量精料,解决了饲草不足问题,而且提高了饲料营养价值,改善了牛的膘情。 
  4拓展黄牛养殖思路 
  一是培育“养殖+加工+流通”产业体系,适度规模养殖和杂交改良双推进,实现量和质的飞跃。根据牛源分布、饮料资源、群众养牛习惯、生产加工基础等条件,扶持牛产业区域发展。二是产业布局。蒙山县交通较发达,饲草料充足的地方,都可发展黄牛养殖。三是肉牛发展模式。倡导“整村推进分户适度规模养殖”发展模式。每户根据年可收集的饲草、秸秆量和农副产品量测算,一般养殖基础母牛以5~10头为宜。资金和饲草充足可适当增加养殖量。受饲草料供应制约,不提倡规模化养殖模式。 
  5加强疫病防治 
  2007年以来各乡镇都有零散突发病,蒙山县畜牧兽医站及时派专员会同乡镇技干进行调查、写专题报告,并采集病料送有关部门进行化验,同时对现有牛提出隔离、控制买卖流动,对病牛进行对症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基本控制了疫病蔓延。平时加强常发、重大动物疫病进行免疫,减少疫病发生。 
  尽管蒙山县牛栏率逐年有所提高,但还没有达到应有高度。特别是全县养牛呈滑坡趋势,表现在牛数量减少,产肉率不高,其原因:一是养牛利润不高,农民养牛积极性不高;二是养牛横向比价低,尤其是部分农民有商品意识,善算经济帐,养牛不如经营其他。针对上述问题,彻底扭转牛只下降局面,关键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户养牛收入,调动农户养牛的主动性,全方位地推广科学养牛技术,不断提高母牛“三率”和育肥牛的生长速度,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经营;增加对养牛生产的投入,以效益推动养牛的发展。 
  6参考文献 
  [1] 磨考诗,李秀良,吴亮,等.抓好牛品改 促奶业发展[J].广西畜牧兽医,2009,26(2):78. 
  [2] 龙家桨.推广种植牧草发展草食动物的可行性调研[J].广西畜牧兽医,2008,24(6):333-335. 
  [3] 陆维和.广西本地黄牛与不同品种牛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和增重[J].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1997(7):27-39. 
  [4] 钟绅.提高杂交牛养殖效益的方法[J].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05(9):2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