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油茶林低产原因分析及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12-31 10:2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摘  要】分析油茶林低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山区适宜推广的低产林改造技术,以期推动广西油茶的产业化发展,为其他地区油茶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茶;低产林;低产原因;改造技术 
   
  油茶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乔木或灌木,高2~8 m,果实11—12月成熟,果仁含油率约55%,具有 “绿色油库、绿色金库”的美称[1-2],在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油橄榄、油棕、椰子)中含油量最高。 
  山茶果全身是宝,山茶油含有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达90%以上,比号称“世界油王”的橄榄油高6.5%,有丰富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17种氨基酸、6种维生素,有“东方橄榄油、油中珍品、长寿油、美容酸”的美誉[3]。它还具有凉血、解毒的功效,可抑制和预防冠心病。是天然高级美容护肤系列化妆品、生物医药、生物饲料、生物农药、轻工等多个行业的重要原料。 
  油茶资源十分稀少,除我国之外,在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国有少量分布。我国是世界上油茶品种最多、分布最广、产量最高的国家,油茶林种植面积近400万hm2,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安徽、贵州、河南、湖北等省份,广西油茶林种植面积约40万hm2,约占全国的10%。 
  油茶是耐瘠耐旱的长寿深根性树种,有“瘠土明珠”的美称,非常适合在山区种植,成为很多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普遍管理粗放,只取不予,长期自然更替,导致品种混杂、良莠不齐,老、劣、病残株多,油茶单产低、效益差。分析油茶林低产原因,对已老化的油茶林进行低产改造,提高油茶产量产值,对提高山区农民的收入、推进油茶的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现将油茶低产原因和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油茶林低产原因分析 
  1.1种质遗传分化严重,良种水平低 
  现有的油茶林大部分是建国前和建国后20世纪50—60年代营造的,都是老品种,而且遗传分化比较严重,良莠不齐,树龄太大,过于衰老,产量不高。最近几年由于政府的引导,也引进了一些新品种,但总体来说良种水平还很低。 
  1.2林地荒芜 
  油茶林地荒芜是油茶低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油茶林多年丢荒,杂草灌木丛生,有的一经丢荒,除杂草灌丛外,部分高大乔木侵入,变成混交林,这样对油茶林的通风透光条件、肥水供应以及病虫害的防治产生不利影响,使油茶产量下降。 
  1.3疏密不均,林分结构不合理 
  现有油茶林密度一般都比较大,为3 000~4 500株/hm2。但有的过分稀疏,或密中有疏,或疏中有密,疏密不均是造成单产低的重要原因。 
  1.4多代同堂,株产果相差大 
  现有的油茶林,特别是老油茶林区,多为异龄林或异源林,林分层次多,密度一般都比较大,单株之间产量相差极大。在一些时间内,一部分植株在生长,一部分植株进入盛产期,一部分植株衰老死亡,经济植株始终只占一部分,全林总产量很低。 
  1.5林分衰老,更新能力差 
  现有油茶林中,大部分为建国前营造的,即使建国后造的林,由于长期丢荒,养分不足,树龄过大,也造成早衰,无论是老产区,还是新产区,衰老林分较多,致使产量下降。 
  1.6病虫害比较严重 
  有些地方由于炭疸病、软腐病、金龟子、茶叶虫梢蛾等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造成减产,产量低。 
  1.7农民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管理粗放 
  由于山区的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加之管理较为粗放,经常出现广种薄收的现象。 
  2油茶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 
2.1清理林地,深挖垦复 
  把杂灌杂草清除干净,并挖除老劣及历史病株(挖除之前要逐株作出标记),然后全面垦复1次。垦复时间在冬、春(12—2月)进行。垦复时要“外深内浅”,即树冠外围挖深20~25 cm,树冠内围从外往内浅挖15~10 cm。垦复时可把杂草埋入土中。以后每年浅锄1次,深10~12 cm,每隔2年深挖1次。对于坡度较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林地,垦复时要注意修筑小平台,以茶树为中心修成半圆形反倾斜的小平台。根据农民的生产习惯,边采果边补种,株行距排列不一,应尽可能连成水平带,不能连成带的,按实际情况,将若干株连成一条带或做成小平台[3]。 
  2.2密林疏伐 
  过密(郁闭度0.9以上)的油茶林透光透风差,引起病虫多、弱枝多。因此,对过密的油茶林,在林地清理的同时进行疏伐。疏伐的对象是树势弱的过密枝,使植株之间枝叶不重叠、不拥挤,保持合理的透光度(郁闭度0.7~0.8)。疏伐可分1次伐和2次伐。1次伐是一次性将整株伐除;2次伐是头年先伐去一半严重拥挤的主枝,留一半主枝结果,收果后再将整株伐完。 
  2.3合理追肥 
  追肥原则是大年以磷肥为主,小年增施复合肥;秋冬季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季以速效肥为主[4]。就田阳县的条件,一般于3月和7月初各追肥1次。3月追施磷肥300~375 kg/hm2、钾肥150 kg/hm2、氮肥150~225 kg/hm2;7月追施磷肥375~450 kg/hm2、钾肥150~225 kg/hm2、氮肥225~300 kg/hm2。追肥方法是沿树冠投影外围(坡度大的是外围上坡方向和两边)开深15~20 cm、宽25 cm的浅沟施入,并用土覆平。 
  2.4整枝修剪和砍寄生枝 
  以疏剪为主,原则是剪密留稀,去弱留强。将病虫枝、寄生枝、徒长枝、过密弱枝、根(蔸)萌发枝、细弱内膛枝、下垂枝从分枝基部剪去,只留健壮、分枝角度和方向合理的枝条,使枝条分布均匀,形成合理的树形。 
  2.5稀林补植 
  经过林地清理和砍除病残株后,如果出现林中空地(10~15 m2),采用良种大苗(高50 cm以上并有分枝)补植。补植挖大坑70 cm×70 cm×60 cm,每坑施土杂肥10 kg作基肥。栽植时要苗正根舒,踏实泥土。 
  2.6老残林萌芽更新 
  对粗放经营、树体衰老的老残林,常规技术综合改造潜力不大的,采用萌芽更新改造。 
  2.7砍伐老残树 
  在1—2月用利刀利斧把老树沿平地面砍除,后连同清理的灌木杂草一起烧掉。砍老树时,注意砍口不要撕裂。
  2.8深挖全垦 
  砍伐老树并烧掉林地清理物后,进行全面垦复,垦深15~25 cm,离根蔸近浅远深。 
  2.9留芽除萌 
  开春后,老树根蔸会抽生很多萌芽条,只选留相反方向地2条健壮萌芽条作培育枝,其余全部除去。另外,如果原来单位面积蔸数过多、过密的,可挖除少量根蔸,保留1 200~1 500株/hm2即可。 
  2.10蓄水保土 
  在油茶林行间,沿环山水平方向开挖竹节沟,沟底宽50 cm、深40 cm、长1~2 m,定时清沟,进行蓄水保土,为丰产营造良好环境。 
  2.11改良土壤 
  间种绿肥、肥田萝卜、黄瓜、黄豆等经济作物,多施农家肥、沼气液等培肥土力,进行土壤改良。 
  2.12加强病虫防治 
  用1%波尔多液、多菌灵、百菌清等防治炭疽病、软腐病。通过在林下养鸡的方式防治金龟子。用40%乐果、80%敌敌畏乳剂1 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 000倍液或50%巴丹粉剂1 500倍液防治茶叶虫梢蛾,喷药时务必将有虫斑的叶背喷湿。 
  2.13适时采收 
  根据广西的气候条件,在每年的11—12月采收为宜,采收过早会影响产量和茶油品质。 
  3参考文献 
  [1] 唐津平,黄永康.发展前景广阔的油茶[J].大众科技,2008(3):99-101. 
  [2] 高瑞龙,姚克平,陈鼎源.油茶优良无性系栽培技术研究[J].经济林研究.1996,14(2):30-34. 
  [3] 兰祥光.茶油——食用油的佳品[J].中国检验检疫,1999(4):44. 
  [4] 林成,王声水,吴立福.庆元县油茶经营现状及低产林改造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4):20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