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前后鼻韵母的辨正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2-24 13:3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苏濛
分享到:

 

  摘要:前后鼻韵母不分是影响考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的主要障碍。文章结合学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出现的前后鼻韵母不分问题,分析原因,并探究一些行之有效的纠正方法。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前后鼻韵母纠正方法

  读准前后鼻韵母,是学好普通话的关键因素。前后鼻韵母的问题恰恰是影响考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的最大障碍。笔者所教学生主要来自江苏与浙江两省,语音问题主要表现在平翘舌不分,n、l不分,前后鼻韵母不分等方面,其中最普遍同时也是最严重的语音问题,就是前后鼻韵母的发音,尤其是an和ang,en和eng,in和ing三组韵母的发音最薄弱。许多方言区人说普通或多或少地存在前后鼻韵母混淆的现象。或有前鼻韵母没有后鼻韵母,或有后鼻韵母没有前鼻韵母,或前鼻韵母靠后,或后鼻韵母靠前。本文结合学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试图探究一些行之有效的纠正方法。

  一、前后鼻韵母不分现象

  前后鼻韵母不分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前后鼻韵母(主要指互相对应的an和ang、en和eng、in和ing)发音混杂;二是指前后鼻韵母字的音节辨识混淆。由于发音混杂,将原本属于不同发音部位的前、后鼻韵母混发成同部位,长此以往造成对前后鼻韵母音节识辨能力的丧失。例如:同组的“津、京”两字或同组的“陈、程”两字,一些学生认为,其读音差不多,无需也无法分辨何为前鼻音字、何为后鼻音字。发音混杂导致辨识能力丧失,因而发音混杂问题应该首先解决。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提高音节的辨识能力。只有二者都解决以后,前后鼻韵母不分的现象才能得以根治。

  1.an、ang不分。

  对江苏省内的同学来说,an、ang这一组前后鼻韵母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浙江省的同学却极易出现an、ang不分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把后鼻韵母ang的字念成前鼻韵母an,比如有浙江省同学把“方案”说成“翻案”,把“想念”说成“显念”,造成听感上的歧义。

  2.en、eng不分。

  尤其是南京本地同学容易把后鼻韵母eng说成en,南京人总是喜欢把“朋友”说成“盆优”,最后一个字还说成入声。在大部分江苏省内方言当中都没有发后鼻韵母eng的习惯,只有前鼻韵母en,不知道还有后鼻韵母eng,造成前后鼻韵母字的音节辨识混淆,全部统一念成前鼻韵母,导致听别人说话也听不出来到底是前鼻韵母还是后鼻韵母。

  3.in、ing不分。

  这是江苏省内的考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江苏省内除了最北的徐州地区以外,包括吴方言区,几乎所有方言区内都是in、ing不分,没有发后鼻韵母的习惯,把“南京”说成“南津”,把“英语”说成“音语”。

  4.后鼻韵母过于强调,出现加音或鼻化音现象。

  有的考生为了避免说普通话时易出现后鼻音不到位的现象,在发后鼻韵母时,刻意强调夸张,结果除发音生硬外,还出现加音现象,如发ing,发成ieng,发eng,发成eang。在发元音的时候,软腭垂下来,打开鼻腔通路使声音不但从口腔出去而且从鼻腔出去,形成两个共鸣腔,元音的音色发生变化,带上鼻音色彩,成为鼻化音。这两种情况都是因为不能正确发好后鼻韵母,过于强调夸张后鼻韵母而造成的。

  由于很多方言中没有eng和ing韵,因此,它们一旦出现,原有的发音定势和习惯就会干扰说话者,从而失分。有的学生虽然意识较强,也会发音,但由于并不能牢固地记清楚某音节是en、in还是eng、ing,结果混淆彼此而失分。部分学生意识较强,但对此小心翼翼,害怕老师听不出来或者希望老师听出来他们发的是后鼻音,有意识甚至非常夸张地发后鼻音,以致发音太过而失分。

  二、原因分析

  前后鼻韵母发音混杂是由发音缺陷长期累积形成的。即发音时,一般是前鼻韵尾-n的发音部位向后偏移,后鼻韵尾-ng的发音部位向前偏移,最终前后鼻韵尾的两个发音点重合,形成一个不前不后的接近于舌央的央鼻音,由此这个新的央鼻韵尾就替代前鼻韵尾和后鼻韵尾。这种发音缺陷主要是由于方言区人发音的“惰性”生成的。很多方言区人一般习惯于舌头处在自然状态下的发音,而发前鼻韵尾-n时,舌要往前伸,舌尖要往上抬,发后鼻韵尾音-ng时,舌要往后缩,舌跟要往上抬,如此发音过程中,拉扯发音器官的肌肉比较多,操作起来比较费力麻烦,人们图省简不愿麻烦,自然会产生发音缺陷,长期发展至严重后,就形成前后鼻韵母发音混杂的状态。

  三、纠正方法

  1.掌握发音方法。

  区分前后鼻韵母,要从根本上把n、ng这两个鼻音区分开。n前,ng后。发-n时,要用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发-ng时,舌头往后缩,舌根抬起,用舌根顶住口腔上方的软腭,让气流从鼻腔流出,同时声带颤动,发出鼻音,练习时,舌根不要离开软腭,可延长声音,在仔细揣摩舌头运动方向之后,再练习合音。练习时,找一些前后鼻音进行对比练习,如“温”和“翁”、“心”和“星”等,还可以归类识记,如“丁ding”,相应的“叮、盯、钉、厅、顶”都是后鼻音。前鼻音听起来像女生的声音,轻轻柔柔。后鼻音听起来像男生的声音,特别浑厚。

  2.找到发音部位。

  发前鼻韵母n的时候,最后的归音动作是舌尖抵住上齿龈。发后鼻韵母ng的时候,最后归音的动作是舌根隆起,抵住软腭。哪里是软腭呢?这里要讲一讲整个口腔上腭的构造,先是上齿,然后是硬腭,接着是软腭,最后是咽喉。英语中的“long”,最后的归音部分是怎么读的?是不是都在用舌根去顶或者说靠“天花板”后面的软的部分?这个地方,语言学上称之为“软腭”。这个舌根抬起去靠软腭的动作很有用,发后鼻音时我们必须用到它。发后鼻音时,我们先发前面的元音,在元音快读完时把舌根往“软腭”上抬,让气流从鼻腔里流出来,这就是发后鼻音。

  对很多方言区的人来说,发后鼻韵母非常别扭,很不习惯,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现在发的音是自己方言中所没有的,没有这个发音习惯。只要抽空多练练归音的动作,就会习惯这样发音。

  有些方言区不少年轻人觉得自己的普通话已经说得很地道,自我感觉非常好。其实他们的前、后鼻音还是有不少问题的,只是自己根本就没有觉察到而已。

  还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听说后鼻音发音要靠后,就拼命往后靠,这是不对的。记住,只要带到“软腭”的位置就可以,决不要刻意夸张。只要注意听听中央台播音员的广播,你就会发现,现在已经不是很强调后鼻音了,特别是ing不注意听,还不容易听出来。也许,从今后的语音发展的趋势来看,后鼻音很可能会被同化。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