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心理训练对射击成绩影响初探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05 17:1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葛志强
分享到:

 

  摘要:文章通过典型事例说明优秀的射击运动员并非仅仅拥有良好的射击专业技术就行,而需要全面发展,尤其是心理训练应放在射击项目训练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因为在射击运动中,心理素质的高低间接决定着运动员自身水平的发挥。通过对运动员心理训练,提高其心理素质,必将帮助运动员在高水平的层面稳定竞赛成绩。

  关键词:心理训练射击成绩影响

  中图分类号:G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62—02

  射击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稳定性要求极高的运动。射击心理是人在射击竞技运动中的一系列心理反应现象。射击运动的方方面面都与这项运动的参与者的心理类型、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射击运动员的“枪感”问题,身体、枪支稳定与心理稳定的关系,瞄区大小与心理感受性、稳定性的关系等。研究射击心理训练是为了寻找影响射击技术正常发挥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因素的解决办法,从而使射手在射击训练和比赛中达到身心统一,发挥最佳的技战水平。

  优秀的射击运动员要具备以下几方面心理素质:(1)自信、沉着、果敢和顽强的拼搏精神;(2)思维要有独立性、灵活性、创造性;(3)极强心理耐受力及抗干扰能力;(4)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能力,有效的注意分配能力。

  射击比赛中,心理因素会影响选手的正常发挥。在日常训练中,优秀的射击运动员不仅要苦练和完善射击技术,而且还应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和适应。优秀的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能保持沉着、冷静,能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佳绩。相反,只具备较好专业技术的所谓“训练型”的运动在比赛中就会出现种种心理障碍,进而影响正常发挥,影响最终成绩。

  在2013年9月1日进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10米气手枪个人决赛中,之前和队友斩获团体冠军的山西队选手刘毅就是一个心理素质异乎寻常的运动员,他在强手云集的全运会男子10米气手枪个人决赛中表现神勇,上演大逆转,以199.9环的成绩夺得冠军,成为“双冠王”,与其超强的心理素质不无关系。资格赛排名前八的选手进入个人决赛,孤身作战的刘毅,一如既往地冷静。当场上只剩下四个选手时,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两枪过后一位著名选手与刘毅成绩正好一样,两人需要加枪,结果刘毅胜出。此时场上环数如下:庞伟160.5环,谭宗亮158.9环,刘毅158.7环!

  这一加枪,使得刘毅更加势不可挡。先是庞伟打出一个8.8环,失误出局;然后是谭宗亮打出一个8.2环,彻底与胜利无缘,而刘毅心冷手热,每一枪都很稳定,最终夺取冠军。赛后,刘毅表示,“我也觉得冠军会是谭宗亮或者庞伟他们两个的,当时我想的都只是铜牌了。比赛中没有多想,还是老老实实打好每一枪吧。”

  山西省射击射箭运动中心主任程中平分析,刘毅之所以能够爆冷,除了本人具有一流的射术外,其主要原因还是团体金牌的突破使得心理压力大为舒缓。

  美国运动员马修·埃蒙斯就是一位以心理调控能力差而“闻名”的射击运动员。当年,他从成功的少年运动员起步,创50米运动步枪三种姿势少年世界纪录,并在2002年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世界杯决赛和2004年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世界杯决赛中获胜。但是,在雅典奥运会男子步枪三姿决赛中,在前9枪领先对手3环之多时,马修最后一枪竟然把子弹打到了别人的靶子上,把近在咫尺的金牌拱手让给了中国选手贾占波。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男子50米步枪3x40决赛举行。埃蒙斯以绝对优势领先进入男子步枪三姿的最后一枪,只要不脱靶,拿金牌就易如反掌。美国选手埃蒙斯在倒数第二轮领先将近4环的情况下,重演了雅典的严重失误,最后一轮仅打出了4.4环,中国运动员凭借最后一枪稳定的发挥以总成绩1272.5环获得了金牌。

  赛后,有媒体评论:这是一场悲剧,埃蒙斯是奥运会中最不走运的人。在上届雅典奥运会上,埃蒙斯也是在遥遥领先的情况下,最后一枪不可思议地脱靶,将到手金牌拱手相让,在北京,埃蒙斯在最后一枪前领先了3.3环,“这仅仅需要平常的一枪就可以拿走冠军,但是埃蒙斯的心理上再次崩溃,他不可思议地打出了4.4环,而他的竞争对手打出的都是10环左右的成绩。”由此可见,心理对射击的影响极为重要,对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应高度重视,刻不容缓。

  心理训练是射击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射击训练过程中每一名运动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心理状况的影响。

  运动实践和科学研究已证明,运动员心理因素影响制约着体能、技术和战术的发挥程度,同时也影响着训练的进程和成效。

  通过心理训练可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形成专项运动所需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获得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使其心理状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为创造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提高射击成绩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心理训练。心理训练是科学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心理训练是从运动员掌握某种心理技能开始,并逐步发展到习惯化的动作方式。因此可以认为它是对运动员的行为进行塑造的过程,是“学习——获得——应用”的过程。心理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的结合专门的心理技能训练是在脱离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情况下进行的,是专门的和静态的训练过程,只有将心理训练与技战术结合才能使心理技能从学会到学熟,才能通过心理技能的提高在高水平的层面稳定成绩。

  参考文献:

  [1]赵玉强.射击运动员的比赛心理准备与调控[J].少年体育训练,2011(03).

  [2]巴义名.对高水平射击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和咨询的研究[A].贵州省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

  [3]黄伟扬.教练员临场心理活动影响因素之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赵国明.高水平跳水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心理干预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