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六朝江南生态环境蠡测(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5 15:4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樊良树
分享到:

 

  因为虎对人的威胁,为保护一方百姓安全,在当时的政治文化中,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地方官除暴安民的重头戏就有擒虎等事。某种意义而言,虎的存在对地方官的体质、勇气、智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不可能完成此项极富挑战性的任务。刘宋时,沈攸之为吴兴太守,“晓达吏事,自强不息,士民畏惮,人莫敢欺。闻有虎,辄自围捕,往无不得,一日或得两三。若逼暮不获禽,则宿昔围守,须晓自出。” 为保一方平安,太守沈攸之冒着生命危险,亲力亲为,围捕老虎,“往无不得”,以捕虎功劳成为父母官的表率,赢得了地方百姓的爱戴。

  检阅六朝史籍,我们发现,虎患频繁,打虎英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受到江南民众很高的礼赞。这几乎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如果没有虎患,打虎英雄不会应运而生。如果人口密度不达到一定程度,老虎不成其为“患”。所谓相辅相成,打虎英雄队伍中,既有主持一方事务的地方官,也有烈女、浪子、豪杰、勇士。此现象当与南渡移民落脚江南挤压虎的栖息地有关。人们为了发展生产、建造房屋不得不拓展生产空间,与虎的栖息地形成“犬牙交错”之势,虎患由此加剧。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将平息虎患视为重要的德政、善行。《晋书·周处传》和《梁书·孝行传》记载的两则故事颇堪玩味。

  义兴人周处少时“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与“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称乡里三害。当周处杀害“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后,得知自己为乡民眼中的三害之一,遂幡然自新,浪子回头,传为佳话。

  “宣城宛陵有女子与母同床寝,母为猛虎所搏,女号叫挐虎,虎毛尽落,行十数里,虎乃弃之,女抱母还,犹有气,经时乃绝”。为保护命悬一线的母亲,宣城烈女倾尽全力,同虎进行生死搏斗,谱就了一则感天动地的不朽传奇。

  虎患为害不浅,不过,“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的虎皮却是六朝太子结婚时的重要贽币。东晋定太子婚仪,纳征以虎皮等物,沿用至南齐时,被指责为不遵古礼,最后改为“豹熊罴皮各二。” 由虎皮改为“豹熊罴皮”,向古礼靠拢,前提条件正是江南地区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虎、豹、熊等庞然大物方才有了相应的环境空间。

  4 开发江南山泽之利

  以永嘉南渡为时间窗口,以江南承载大量南渡移民为契机,江南的生态环境在移民开发的浪潮中受到相当影响。上文提到的虎患,就是因为人口增殖、生产开发空间扩大等原因,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日常功课。

  不仅虎患与江南开发过程相始终,水灾亦是南渡移民大规模开发江南的副产品。据薛瑞泽《六朝时期的水灾及救助》统计,六朝江南地区水灾发生频率呈现前后低、中间高的现象。孙吴平均8年一次;东晋平均2.5年一次;宋、齐平均3年一次;梁平均6年一次。从平均8年一次骤升为平均2.5年一次,南渡移民的增殖及在江南大地的大范围拓殖,恐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尽管虎患、水灾不断,六朝时期江南开发为后世江南地区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司马迁撰写《史记》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因为没有相当的人口压力,江南民众可以较为轻易地维持生计,从自然界中获取鱼、果、野兽、植物块茎等物,反映在农业生产上,司马迁那个时代的农业化大生产,多集中在关中、中原一带。相形之下,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规模便小多了。

  永嘉南渡后,大量南渡移民及江南“千金之家”的涌现,对江南地区大规模农业生产和专业化经营助力颇多。江南地区多山、多水、多丘陵,整体地势不像中原地区那样平整,却能发展种类更为丰盛的立体农业。有的地方甚至不乏垂直性气候明显的农业。北来大族及江南豪门圈占山林川泽,求田问舍,置业生产,成为开发江南山泽之利的主力军。

  如“灵符家本丰富,产业甚广,又于永兴立墅,周回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下转第204页)(上接第149页)园九处。” 谢灵运庄园连山带湖,融林木、果蔬、药材、稻米、水产、蜂蜜等多种生产于一体。这些“千金之家”及其他南渡移民打破了江南地区原有的宁静,也是促成虎患、水灾不断的外来因素。我们对此不能简单以环境破坏等观念等量齐观。毕竟,野兽过多,瘴疠盛行,对人类威胁颇大。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在于将“生地”变成“熟地”,能为人们提供稳定的衣食之源。而这正是虎患、打虎英雄、水灾、水利建设在永嘉南渡后层出不穷的原因所在。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过程,那么,宋代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并逐渐后来居上,也就没有坚实的承载。

  注释

  ① 江南地域广大.本文所指的江南,大约包括今天苏南、皖南、浙东、浙南、赣北等地.

  ② 三国志.诸葛恪传.

  ③ 晋书.王导传.

  ④ 南史.张邵传.

  ⑤⑥南史.何尚之列传.

  ⑦ 南史.殷孝祖列传.

  ⑧ 三国志.张昭传.

  ⑨ 晋书.隐逸传.

  ⑩ 宋书.臧质传.

  宋书.沈攸之传.

  南齐书.良政传.

  史记.货殖列传.

  南史.孔靖、孔琳之、殷景仁列传.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