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医疗产品设计中的人性化研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01 16:4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于泓淼
分享到:

 

  医疗产品的人机工程学是个很重要的设计因素,在使用产品时,因为医疗产品功能比较单一,进行使用时,我们要考虑的是使用者使用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左手使用的多还是右手使用的多?使用的频率是多少?使用者的姿势是如何的?是站着使用的还是坐着使用的?如何设计才能使医生感觉到更舒适?如何能更快捷的操作仪器?患者如何能更方便的进入仪器,更快的平躺?如何根据调整患者的身高来调整仪器?比如说患者可以是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这就需要设计者调整仪器的测量尺寸,而在操作部分则需要考虑其操作高低位置必须与人体相应部位高低位置相适应,且操作空间应尽可能的设在人操作方便、反应最灵活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充分保证医护人员在长时间工作的状态下最大程度地减轻疲劳。

  我们在人性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环境的因素,医疗产品的体积通常很大,我们要考虑使用环境空间是否充足?运输过程中门窗的尺寸是否吻合?使用环境是医院,要考虑到产品本身是否容易清洁、消毒?多人使用后抗磨损的程度如何?也应考虑人的心理,比如说增添舒适的环境,为了减轻儿童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时的恐惧心理,卢舍仑儿童综合医院和飞利浦一起为而儿童患者打造了一个新型的放射中心,在该医院Yacktman儿童楼的那间新的放射室里,把一台飞利浦智能CT扫描仪放在一间曲线墙壁的房间里,在环境上给人一种更加柔和的感觉。患者可以使用一张无线电频率卡来选择一个心情主题——即“智能环境”,该卡使用飞利浦科技技术,通过一个读卡器把特定的灯光和动画图案投射到墙壁和天花板上。Anastos博士说:“小儿科的患者包括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到十几岁的少年,我们想提供一个让所有年龄段的小儿科患者都感觉放松的治疗场所。我们还希望灯光和视觉效果能帮助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减轻心理压力,让所有的人都有一个更好的体验。”[3]这样的环境能大大减少小儿的恐惧心理,更快更好的完成检查。

  我国的医疗产品设计刚刚起步,但现今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以图中这款医用护理床为例:这款护理床从造型上采用局部曲面化处理,增大圆角,整个产品圆润,局部显示屏为几何形态,更具精准性,色彩上采用大部分为白色,局部点缀蓝色,让使用者心理更为平和,人机工学上该产品包括背板折起,坐板折起,垂头和逆垂头仰卧位均依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能有效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左、右倾斜更能满足使用者床上翻身需要。一键复位+一键到位+内锁外解+内锁屏锁+内锁即停,使操作精确快速,人机关系自然协调。是一款非常成功的医疗产品设计。

  医疗产品中的人性化要素不止造型、色彩、人机、环境这四个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很多,我们设计师的宗旨是不断的完善:以人为本,一切设计的根本从人的需求出发,我国的医疗产品设计刚刚起步,需要我们做的还很多,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我们的设计的语言让冰冷的医疗环境有更多人性化的温暖与关怀。

  注释

  [1] 关于医疗器械未来的猜想:公元2027年[EB/OL].http://www.eeworld.com.cn/medical_electronics/2007/1229/article_529_1.html.

  [2] 王寒青:论“低碳经济”下女性消费心理对产品设计的影响——以折叠自行车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1:2.

  [3]飞利浦在美国儿童医院首建“智能环境体验”放射室[EB/OL]. http://www.philips.com.cn/sites/philipscn_zh/about/news/press/article-14453.page.

  参考文献

  1 刘观庆.从关怀设计到通用设计[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2 范劲松,安军.论通用设计思想指导下的工业设计[J].包装工程,2006.4.

  3 陈志强.人性化:设计艺术的表现与发展[J].装饰,2006.10.

  4 杨文发,许世虎.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工业设计中的剖析和运用[J].包装工程,2006.6.

  5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5.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