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电子汽车衡计量监管相关问题探讨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04 16:1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代利军
分享到:

 

  摘要: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计量物流货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计量器具要有比较高的精确度,还要求计量的速度快,计量的范围大。因此电子汽车计量衡就逐渐的发展起来,并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电子汽车计量衡的监管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计量的公平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主要针对在电子汽车计量衡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以保证计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电子汽车计量衡 监管力度 防范措施

  目前,我国对大型货物的计量方式是采用电子汽车计量衡,这种计量方式的精确度相对较高,计量的范围也较大,但是在计量的监管上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由于监管的力度不够,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利用电子汽车计量衡作假,在贸易中进行诈骗,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我国计量工作的公平性,因此探究电子汽车计量衡计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相应的问题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电子汽车计量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使用和保养方法不正确

  电子汽车计量衡是技术性比较高的计量器具,它的精确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不能正确的使用和保养,就会造成电子汽车计量衡准确度下降。例如在使用的时候没能严格的按照操作规范和程序:在保养方面也没能进行及时有效的保养,既降低了准确度,又缩短了电子汽车计量衡的使用寿命。对于这些情况,在电子汽车计量衡的监管上还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电子汽车计量衡的使用上,操作人员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不合格,造成操作不当而形成的计量误差;其次在称台的维护上,称台是进行计量的平台,称台应随时保持清洁,对台面应及时检查,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没能根据台面掉漆情况进行及时的刷漆、对称台间隙是否有异物、限位间隙是否合理、螺丝是否松动等也没有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维护,甚至在有承重传感器或者接线盒的台面的上进行不当的操作,例如电弧焊作业等;最后就是对仪表的保养不到位,因为仪表容易受到电磁的干扰、应避免潮湿和阳光照射,电子汽车计量衡的拥有者没能按时检查各接线的松动情况,在插入或拔出仪表插头时,没有先切断电源,甚至用强溶剂擦洗机壳等,那么计量部们没有对电子汽车计量衡的日常使用和保养进行实时监管,造成了电子汽车计量衡在称量时会存在误差,影响了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不法分子弄虚作假

  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电子汽车计量衡进行作弊,谋取非法利益,一般在电子汽车计量衡上作弊,都是通过改变计量承重数值的方式,那么电子汽车计量衡容易被作弊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计量器具本身合法性的体现,电子汽车计量衡的承重传感器是直接接触物体的平台,是将质量信号转化为了电信号的装置,因此不法分子就会在承重传感器上安装作弊装置,这样就会改变计量的数值;称台的变形也会造成计量的误差,如果称台的材料刚性过硬或过软,都会造成计量的误差,还有直接的方法就是改变仪表的数值,因此不法分子就可以利用这些因素对电子汽车计量衡进行作弊。

  其次就是电子汽车计量衡的使用者造成的计量误差,电子汽车计量衡的使用者不仅包括贸易交易双方,而且还包括计量器具的所有者,电子汽车计量衡的所有者也是最容易进行作弊的人员,所有者可以在电子汽车计量衡上安装作弊装置,从而影响计量数值,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