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镇街道绿化中树种配置的生态效应
摘要:本文总结了城镇街道绿化中的各种生态效应;分析了城镇街道的绿化过程中树种配置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现状问题,从树种配置角度探究了提高生态效应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城镇街道绿化、树种配置、生态效应
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的绿化水平,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在城镇街道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应科学、恰当,只有这样才能创建怡人、舒适、优美的街道环境,使城镇居民生活在生态优良的自然环境中,更有利于居民们体味生活的美好。
一、树种配置须有利于生态效益发挥。
城镇街道绿化不仅应重视绿化效应,还应顾及其综合生态效应的发挥,比如经济、人文、休闲、防护、美化等效益,笔者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美化效应。针对不同特点的城镇街道,应巧妙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花期、颜色的树种进行绿化,使它们能生动展示不同特点街道的鲜明形象。另一方面,各种树种有序、合理布局可与街道中的山石水体、亭台楼阁等交互衬托,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街角景色,给城镇巨门以心旷神怡、静谧、放松之感。第二,生态效应。从有关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郁闭度较高树种的配置在日常强度上比郁闭度较高公路低至少4klx;比郁闭度较低的公路低7klx,并且一般情况下空气湿度也分别低0.6℃、1.5℃,相对湿度高0.5%、0.7%.通过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公路中央与两边的光线强度、相对湿度、空气湿度也都有较大差异。此外,调查发现如果在公路两侧种植15米面宽的灌木、乔木的话,能有效降低50%的噪音,特别是女贞、海桐、雪松等树种的降低噪音能力最好。第三,社会效应。城镇街道绿化中树种的科学、合理搭配,可发挥优良的色彩装饰与铺陈作用,让居民感觉到轻松与优雅感,为快节奏的生活创造休憩及愉悦的空间,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城镇形象、提高城镇内涵,甚至因为绿化原因可将城镇知名度提升一个级别,使之发挥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重大作用。第四,人文效应。观赏性树种的配置,可增强城镇居民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热爱植物的意识。另外,对城镇街道绿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人们环境认知、思想境界的过程,更是一个潜移默化普及生态文明知识的过程。
二、街道绿化中树种配置的现状问题。
当前,城镇街道在绿化中对树种的配置,具有方法不当、原则缺失、认识不全面等问题,这就造成了在书中配置上忽略了生态效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忽略了树种间的关系。一些城镇在进行街道绿化过重中,多配置的树种过于单一,使与之对应的景观也十分单调;有些在绿化时随意将多种树种搭配,不恰当的配置使得树中间的生长竞争十分激烈,最终导致生态失衡。比如,某市在街道绿化时,将马尾松等针叶类树种与栎树、枫香、黄连木等大叶树种搭配种植,这两类树种间具有显著的生长竞争,针叶类树种处于生长劣势,其从1976年的40%降到2006年的9%,阔叶类树种处于生长强势,从1976年的11%升高到2006年的51%.第二、忽略了树种的生存条件。通常情况下,夏天不易种植树木,因为在夏季树木将大部分养分都疏松给了幼嫩的枝叶,如果在这个时候种植树木的话,就不易生根,并且在强烈的阳光下,疏密的养分、水分流失过快,需要对其进行喷水加湿、添加营养、遮阳避光等,这时的栽种成本比春秋要高出12倍左右。但是,即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能确保栽种的树木能够成活,造成了绿化效果低下的状况。第三,引进树种的心理不正确。有些城镇街道绿化的设计者,单纯追求稀有树种,,过于强调树种的观赏性,而对树种的维护条件、功能、节水型、适应性等因素缺乏充分考虑,导致随意引进外地稀有树种的状况,例如,某城镇曾在1940年引进了原产日本的针叶类植物五针松,因为对该城镇的环境不适应,在几年后相继枯亡。第四,不重视本地树种开发。有些城镇街道的绿化不重视本地树种的选用与开发,例如北方的棠梨、构树、柳树、榆树、槐树等,调查发现这些本土树种在城镇绿化中所占比例低于3%,选择当地树种作为绿化树木的十分稀少,这就造成了城镇街道绿化中树种过于单一、季相色彩不足等问题。
三、提高生态效益的树种配置策略。
在城镇街道绿化中,树种的配置情况对其生态效应有重大影响。因此,在配置树种时,必须坚持以生态效应为核心。
1、遵循树种配置的生态效益原则。
第一,统一与变化原则。不仅要在小范围凸显质地、树形、线条等的差异化,还要彰显绿化风格的特色。不管怎样配置树种,都应考虑树种之间的生长竞争,使之协调生长。第二,调和与对比原则。例如蓝、黄、红三种颜色,不管哪两种颜色搭配在一起都能展现出一热一冷、一暗一明的对比效果,当他们色彩并列在一起时,具有相互排斥的效果,能突显出鲜明跳跃的效果。第三,均衡与交错原则。在街道绿化中,把质地、体量各不相同的植物根据一定的排序形式,均衡、交错配置,可构成完整的景观效果,这样既可以表现出良好的美化效益,还能体现出很大的生态效益。比如色彩浓郁、质地粗厚的植物可给人感觉到厚重之感,生态效应也很高;色彩淡雅、质地细柔的植物,会给人留下轻盈之感,生态效应也较弱。第四,节奏与韵律原则。在颜色调换、曲线起伏、高低错落等方面,应给居民以节奏、韵律感。
2、充分尊重树种的生存条件。
由于每种植物所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在城镇街道绿化配置树种时,应充分依据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合理选择树种。可仿照当地植被、植物生长特点,进行街道绿化。比如在北方地区可选择乔木,它们在美化、防护功能上能积极发挥生态效应。在配置树种时,应详细了解其对本地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因为本地的树种对这里的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很强,也能彰显地方特色,所以应挑选一些具有欣赏价值,且生长能力强的树种。当然,也可适当选择一些水分需求小,观赏性高的,对该地区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外地树种。在具体的树种配置时,应将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科学搭配。针对急需绿化的地区可多选择速生树种,以实现快速绿化的目标。但是由于速生树种一般寿命有限,不适合长期种植。所以,在栽种速生树种的同时,应积极培训一些慢生树种,在其生长到一定高度时,把它们移植到街道中发挥绿化功能。
总之,在城镇街道绿化中,配置树种应严格遵循植物的适应性原则,除了大力配置本地树种外,还应适当引进适合在本地生长的外地优良品种,使本地与外地树种都能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进而改善城镇街道的环境,彰显出本地特色的自然景观。
参考文献
[1] 刘占臣. 对小城镇绿化植物配置的思考[J]. 现代园林. 2006(06)
[2] 李建新. 城镇街道绿化中树种配置的生态效应[J]. 林业经济. 2013(05)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