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纠正机制(2)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者也是“经济人”,他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为自己谋求利益的行为或者倾向,从而使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甚至政策失败。由于政府等行政部门掌握着社会公共权力,政策执行过程也就是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和整合过程。公共政策制定的初衷是为了公共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但政策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传递执行过程中,执行主体的利益范围逐渐缩小,从而使其更加注重公共政策内容中涉及自身利益的部分和范围,对于其他部分则经常忽略。政策执行主体的自利性还可能导致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博弈,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偏差。这种博弈分为横向同一层级不同执行主体的利益博弈和纵向不同层级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博弈。
(二)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
政策环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差异性和变异性的特点,这些特点给政策执行增加复杂性和困难。我国目前处于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文化观念新旧并存。这些现实环境给中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和矛盾。根据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W?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我国属于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里格斯认为,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既具有农业社会行政模式的一些特征,又具有工业社会行政模式的一些特征,明显带有新旧并存、稻稗混杂的特点。公共行政受制于各种传统势力的影响而不能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在中国具体表现为有,完全的市场经济尚未形成,地方保护主义影响着国家经济政策的执行;地方民间团体对地方政府有着较大的影响;社会文化观念中还残留着许多传统陈旧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行政机构中官僚主义气息较为严重,人情面子对公共行政的影响还很严重等等。
(三)政策执行方式的不合理
第一,过分依赖行政方式。在执行过程中,行政方式被过于滥用的现象也十分明显。部分执行主体在执行政策的具体过程中不考虑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动辄采用行政命令、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强硬的行政手段,给政策目标群体留下傲慢、霸道的印象,损害政府形象和权威性,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另外,在一些经济领域的公共政策,也采取行政方式去干预,影响了市场秩序,也无法真正实现政策的预定效果。第二,法律方式使用不到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依法行政的缺失使得政策执行失去合法性,无法保证政策执行的持续性,政策目标群体更容易对政策执行者产生抵触情绪,在侵犯到其利益的情况下还可能向政策执行者提出行政诉讼,使政策执行产生偏差甚至失败。
(四)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不完善
第一,目前各类监督主体之间缺乏协作,监督范围与监督责任不明确,尚未形成一个严密有序、分工合理、协调互动、运行高效的有机整体。监督过程中往往存在相互推诿、扯皮、甚至是无人监督,使监督内容难以落实;或者多头出击,监督过程难以协调,各类监督主体的作用受到了限制,减弱了各种监督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作用。第二,对于政策执行的效果,中国还没有专门的考察评估和控制的独立机构,现在通常由上级行政部门在对下级部门进行人事考核的过程中间接行使其职能。然而,这种考核对于政策执行偏差的控制而言不具有时效性,并且无法涉及到具体政策执行的考核。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他们大量的独立机构对政府政策执行的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美国,仅联邦独立机构就有30多个,涉及国家安全、公务员管理、环境能源、通商贸易、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消费者权益、社会保障等诸多领域。这些独立机构控制着各领域的政策执行,防止政策执行偏差,并与总统的意愿和政策目标保持步调一致,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目前,中国还没有相关的独立机构对政策执行保持控制,因此,政策执行缺少即时的考核和控制,又没有独立机构对政策执行进行监督控制,政策执行产生偏差也就难以得到纠正。
三、政策执行偏差的纠正机制
(一)建立和完善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调整机制和利益表达途径
地方政府承担的责任使得地方政府逐渐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要合理的认识到地方政府的利益,保护正当利益,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依法明确地方政府的正当利益是政府行为的重要驱动力,它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激励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完成工作。此外,还应该建立地方政府正当利益表达途径,给地方政府自利性以舒解的渠道。
(二)调整政策执行主体的权力配置
第一,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限。总的原则应当是: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有维护国家宏观调控权的集中,又要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同时,必须从法律层面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规避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划分问题激发自利性,引发政策执行偏差。第二,合理划分各具体政策执行部门间的权力配置。必须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范围、权力大小、管辖区域等,以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避免因为因职能重叠和权限不清导致的政策执行的混乱局面。对于出现的新的尚未明确的目标群体或管理对象,政策执行者应当及时召开各方会议明确管理权限,使政策得到及时有效地执行。
(三)建立完善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第一,理顺监督体制,使监督机构更加独立。改变专门监督机构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实行垂直管理,保证监督不受到地方政府或其他利益集团的干预,才能保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第二,建立监督机构和司法部门的权限连接。建立监督机构和司法部门的工作连接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惩治由于自利性造成政策执行偏差的相关责任人。第三,注重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建立健全相关监督的程序和操作规范。将结果监督和过程监督更好的结合起来,避免自利性政策执行偏差形成。第四,全面实现政务公开,让政策在阳光下执行。
(四)建立完善的政策执行控制机制
第一,建立独立的政策执行监督机构,调查所在地政策的执行情况,指导地方或单位正确执行公共政策,保证政策有效运行,并及时纠正当地政策执行的偏差,,取缔一切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地方“土政策”,保证党和国家的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第二,全面量化公共政策的各种概念、规则、条件、范围、效果,建立全方位的政策指标体系,运用指标系数精确衡量政策执行的准确性与彻底性,建立不同层次的政策执行偏差坐标。每项中央政策都要通过政策执行偏差坐标考量政策执行的最终偏差系数,并列入各级政策执行主体的绩效考核内容之中,以确保公共政策得到严格执行。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