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流动人口权利须创新社会政策
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之大,使得这个群体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与和谐稳定至关重要。根据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9亿,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除了1.63亿的外出农民工之外,还有几千万的城市间流动人口。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已经众所周知,而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难度之大也是众所周知。
一、流动人口权利保障问题产生的社会政策根源
要破解流动人口的权利保障难题,关键在于找到根源。很多研究已经指出,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性,不愿意在财政上增加投入,而且它们担心一旦先行一步,就会吸引更多的流动人口,造成城市不堪重负。另外,城市本地人口的抵制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在教育和高考的问题上。所以要解决流动人口的权利保障问题,关键在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找到问题的根源。
从社会政策的角度看,这个根源就是碎片化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既有不同人群适用不同制度带来的碎片化,也有不同地方政策规定不一带来的碎片化。它带来了至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它导致了权利的碎片化,使之变成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这个结构不打破,权利不平等的格局就不会改变。第二,它导致了很多不兼容、不衔接的政策,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给人口的自由流动制造了很多障碍,给异地就业、生活、就医带来很多麻烦。第三,流入地政府把流动人口看作是负担,没有积极性去解决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
很明显,如果根源不除,任何改革都难以真正奏效。户籍制度改革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它常常被寄予厚望,但是从过去的经历来看,它吸纳流动人口的速度显然赶不上流动人口增加的速度。很多事实上已经定居、不再流动的人口,由于无法落户的原因,仍然被归为流动人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虽然明确了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但是大城市落户还有很多限制,尤其是特大城市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在这个户籍制度改革的框架之下,700多万的非北京户籍人口怎么办?将近1000万的非上海户籍人口怎么办?显然户籍制度改革未能提供答案,我们还需要在户籍制度改革之外寻找解决之道。
一个更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解决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的碎片化问题,来解决权利的碎片化问题。在过去几年,各方面对整合碎片化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共识正在加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为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条件和契机。社会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要解决流动人口的权利保障问题,需要借机行事,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机会。
当前,流动人口的权利保障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但是,改革的条件正在成熟,整合碎片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新的体系下,地方政府会有更大的积极性,认真对待流动人口的权利保障和社会融合问题。另外,人口结构转型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条件。我们在天津等城市的调研发现,地方政府通过人才计划不难吸引到高层次的人才,但更具挑战性的是为一些外向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寻找到足够的工人。在未来,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在劳动力供给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城市之间对劳动力的竞争会增加,流动人口会越来越被看作是资产,而不是负担。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价能力已经明显增强,他们要求平等权利的能力也会增强,有眼光的城市政府应该为此做好准备。
二、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流动人口权利保障问题
要解决流动人口的权利保障问题,需要充分利用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把流动人口的权利保障看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从法律上承认并保护公民自由迁徙的权利。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口的自由流动,这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过去地方政府重视高层次人才流动碰到的各种难题,设立特殊的“人才通道”加以解决。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它反而使得相关制度更加碎片化,和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背道而驰。改革要回归正轨,要消除阻碍人口和人才流动的障碍,首先要做到制度公平,通过法律保护公民自由迁徙的权利。
其次,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需要转变发展思路,逐步改善中国区域和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过大,一方面增加了人口流动的压力和规模,另一方面导致了人口流出地的社会结构解体,以及人口流入地的社会结构分化。中国中西部的小城镇人口吸纳能力不足,根本原因在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资源包括政策性资源大量聚集在大城市。相比之下,像德国等欧洲国家小城市星罗棋布,对中小企业很有吸引力,代表了一种均衡发展的城市化之路。中国在区域和城乡发展方面面临差距过大的问题,但是在宏观层面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例如,从2010年以来,农村人均收入的增速连续几年超过城市;中西部的投资和产出增速也超过东部地区。宏观层面的变化为解决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后应该继续引导包括政府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向中西部和小城镇倾斜,促进地区和城乡均衡发展。
再次,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流动人口权利保障的问题既是法律问题,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既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政府资源分配不均衡、社会保护不力产生的问题。在流动人口权利保障的问题上,要有宏观长远的思路,要有顶层设计。在现阶段,可以通过社会政策的改革和创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作为解决流动人口权利保障问题的突破口。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