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及其价值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2-08 13:3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永红
分享到:

 

  【摘要】人类中心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统治人们思想,借助于科学技术以至全球性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使人类走上一条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解决环境问题而提出来的,它是由人、自然、社会、经济组成的复合系统,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系统思想;可持续发展观;整体观

  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基础

  (一)根源于中国古代系统思想

  在中国古代虽没有研究系统论的专门理论学说,却有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和指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系统方法。[1]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系统论调。该思维模式从整体系统的观念出发,把宇宙、自然、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看作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这与系统论的思维方法较接近。可持续发展是将“人—自然—社会”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谐发展,这恰与中国古朴的系统思维,尤其是“天人合一”思想相吻合。

  (二)基于解决现代环境问题而提出

  西方哲学自柏拉图开始是人类中心论的历史。笛卡尔、牛顿、康德都是这种世界观的反映。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以人类为中心,自然界纯粹是人类实现自身经济目的和自身发展的手段和工具,忽视自然环境本身的系统生存发展的需要以及其对人类的长远价值。在该思想指导下,人类无情的掠夺、任意的挥霍自然资源,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满足人们眼前和局部利益,直到各种环境问题如:大气层破坏、能源危机、水资源污染以及大批生物物种濒临灭绝等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危及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自然界对人类的全面报复只不过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实践中招致的必然后果而已。正如布朗所说“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耗蚀生产资源基础本身,我们不是在继承父辈的地球,而是在借用了儿孙的地球。我们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生态环境中各种问题的出现导致人类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时,人们才开始震惊和正视。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向联合国提供《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关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起源理论界众说纷纭,但一般认为在1987年发表的《布伦特兰报告》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正式提出。该报告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基于对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认识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是由“人——自然——社会——经济”构成的复合系统。

  (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协同系统

  1.可持续发展观是系统论的发展观

  系统思想的整体思维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整体思维是系统思想的第一要义。系统方法要求我们认识和改变事物要从系统的整体出发,探索、寻找系统内外环境中和内外环境间的辩证关系。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如果人体的某一部分出了问题,只有很好地了解整个复杂机体的人,才能治好它;在更加复杂的情况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正确地理解病因。”[3]可持续发展观将世界看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该整体中,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存在的。“人——自然——社会——经济”这个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中任何一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与他物的联系以及对整个系统的依赖。

  2.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要素组成的协同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人——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它的核心是为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笔者在上文已阐述可持续发展是系统论的发展,实质上都是系统的协同问题。因为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它由诸多的子系统组成,如:人口、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等等,它们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以达到系统整体动态有序,直至平衡。

  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一)人类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面临经济高度发展带来的苦果后,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尽管过去人们已经意识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平衡息息相关,但这种认识仅考虑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状况,没有考虑到后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也没有意识到“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是一个古老的神话,这种认识观是不可持续,它将环境与后代人生存发展关系割裂开来。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意味着人类开始注重将“人-自然-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同时关注人类的持续性生存,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生存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是可持续发展不仅注重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而且把人类社会置于这个大系统之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可持续发展本质来讲是以系统的、整体的方法来解决环境问题,是要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要求发展过程中的“物——我——人”共生。这种强调“人——自然——社会”和谐一致,对于当今社会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可持续发展适用于环境法各个领域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如《自然资源法》、《污染防治法》都体现和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是可持续发展可作为《环境保护法》指导思想。目前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与接受,已成为当今社会主流思想。它与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一致的。因此《环境保护法》(修正案)应当明确宣示可持续发展原则。

  参考文献:

  [1]史建玲,孙育成.中国古代系统思想浅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3(2):37-42.

  [2]莱斯特布朗。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

  [3]许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M].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1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