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社区教育的若干思考
摘 要 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是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举措。本文首先揭示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含义,然后分析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的意义和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几条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 社区教育模式 学习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G773 文献标识码:A
1 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含义
在我国,社区教育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它的主要功能在于满足社区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加强劳动力素质的培养,促进社区文化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体系,它对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进行了整合。学校与社区、家庭共同参与,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于社区,社区依赖于学校。新农村社区教育就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
2 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的意义
2.1 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有利于改善城乡不均衡发展的局面
农村在经济、教育、文化及环境等方面都与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不仅在社区教育的办学经费上存在不足,而且办学规模、师资水平等方面都明显滞后。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可以改变农村陈旧的教育观念,引导新农村居民重视教育,一定程度上使城乡不均衡发展的局面得到改善。
2.2 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是以社会学习者为中心,要求学习者持久学习,倡导个人终身学习和受教育。在学习型社会里,企业要不断创新和改革,国家要保持竞争的动力与活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已超过13亿,农村人口占了将近8亿,从总体上说,农村教育发展相对较慢,一些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仍存在数量巨大的文盲,应该把农村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中之重。
2.3 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就业技能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扎根农村,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上学,满足广大农民的受教育需求,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3 目前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育资源缺乏,资金不足
虽然新农村社区教育近年来已获得较大的发展,但是,因为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资金不足,对于社区教育所需的设施设备、校舍及师资等仍存在严重的供不应求。一方面是广大的新农村居民需要新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另一方面是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基础设施更新缓慢,无法满足农民的这种需求,增加资金投入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
3.2 师资队伍薄弱,学历层次偏低
没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是不可能的。相关统计显示:农村社区教育的教师中受过大学专科以上教育的仅占15%,另有约35%的人员初中毕业,没有继续接受教育,他们没有关于农村社区教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很不利于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加之农村福利待遇、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城市有较大的差距,学历层次高的人往往不愿意留在农村,这也是农村社区教育师资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3.3 农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多数农民习惯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的知识来源于经验的积累,他们不了解农村社区教育的必要性与意义,总觉得这不是一种规范的教育,对自身的提高不大,所以,多数农民接受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有些(下转第231页)(上接第216页)人甚至排斥这种教育模式,这样一方面影响农村社区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也难以形成共同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局面。
4 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四条建议
4.1 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政策支持是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是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有效前提。农村社区教育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应以国家和社会为主,自己创收、以收取学费来积累财富的途径与办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不但需要各项硬件设施,而且也需要为专兼职教师提供课酬、福利等,因此政府的资金投入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也可以辅之以中介组织,鼓励民间经费的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办新农村社区教育,共同推动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4.2 积极借鉴,大胆探索新模式
我国借鉴西方社区教育学院、开放大学的成功经验,探索出一种分层次、分阶段、开放型,综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辅之以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新型社区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社区学院为主,可以辅之以农村社团活动和开放讲座,让新农村的居民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笔者认为应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以“社区学院为龙头,社团活动、开放讲座为补充,完备的教育设施设备为载体”的综合模式。使新农村社区教育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逐步完善和发展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4.3 资源共享,多方合作求发展
我国的新农村社区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师资队伍问题是个大难题。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专职教师较少,并且文化水平低,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有些专职教师甚至只受过初中教育,自身都没接受过专业的农村社区教育知识。这种情况对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笔者认为,在农村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采用专兼职结合、与就近高校联合,资源共享的策略。让高校的教师走进社区学院或开展专题讲座,支持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吸纳志愿人士,成立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让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为农民提供教育资询服务,这种活动可以采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总之,在多方的共同合作下促进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4.4 因地制宜,依托实际创特色
纵观国外的社区教育的成功模式,除了遵循社区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共同规律外,还充分体现了各国的特色。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国情不同于其他国家,各地的经济文化、自然环境、人文风情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国在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但是不可照搬照抄,应因地制宜,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合于本社区的教育发展模式,创造出本地的特色。例如苏州吴中区开展了 “书香家庭”建设活动;江苏盐城开展了“社区居民学习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孙健.我国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索,2009(1):67-68.
[2] 元焕芳.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5-56.
[3] 刘尧.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9(31):61-65.
[4] 杨智.近十年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3):36-4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