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关于施家岙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28 19:5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董英
分享到:

 

  摘 要:施家岙村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山水资源,打响了以越剧为品牌的群众文化,既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又助推了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但对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标准,还存在着缺乏资金投入、文化队伍力量薄弱、文化生活难以满足村民需求等困难与问题,还需要通过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村级文化投入,改善村公共文化阵地设施,发展壮大群众文化骨干队伍,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文化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45-02

  施家岙村是闻名全省的女子越剧发源地。近年来,施家岙村在嵊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文化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从本村实际出发,立足女子越剧文化和山水资源,着力打响越剧、漂流、特色农庄品牌,培育特色文化旅游,努力在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上下工夫,正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公共文化建设现状

  (一)文化资源挖掘利用。施家岙村距今约有600多年的村史,文化底蕴深厚。施家岙人正继承弘扬直根于本土古代文化资源,努力挖掘其内涵,充分发挥女子越剧的作用,打造“越剧寻根游”,联动山水资源,开发“剡溪漂流”,为村级文化旅游铸就了灵魂,带动了村级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发展。随着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施家岙村两委多次邀请各级领导、专家为村认真做了规划与策划,大力挖掘了文化资源,特别是越剧文化资源。

  (二)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女子越剧的发祥地,存有绳武堂古戏台(嵊州市文化保护单位)、八卦台门、老台门、鲁班庙、古村落等文化古迹,如何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是当今施家岙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村两委会妥善处理了“拆”与“建”、“留”与“修”的关系,做到了“该修的修、该建的建、该拆的拆、该留的留”,从而使文化遗产保护完好,配套景点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自然古朴。同时加强文化遗产的管理,通过落实村文保员,做好村内绳武堂古戏台、八卦台门等文化遗产资源的日常检查,及时防范文化遗产的防漏、防蛀、防盗、防火等安全防范工作,其次通过制订《村规民约》,村文化走廊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村民的保护意识。做到了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为村文化旅游持续发展注入永久的精髓。

  (三)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拥有有线电视、广播、文化走廊、宣传窗、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篮球场、台球馆、老年活动中心、棋牌室、乒乓球活动室、古戏台、体育器材健身区、寺庙、祠堂。村民使用最多或常去的公共文化活动场依次是:古戏台、篮球场、乒乓球室,文化活动室、最少去是:农家书屋。村民自有的文化设备普及率最高的是电视机,约96%左右,村民家庭拥有多台电视或DVD 机占村民户42.4%。随着电视机在农民家庭中的普及和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快速推进,村庄已连通有线电视网络,能够在家中上网的村民家庭也达到了0.83 %

  (四)文体队伍建设稳步推进。2006年5月为弘扬越剧、服务游客组建了施家岙村第一支文体队伍“娘家戏班”,随着新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和满足村民文化生活的需求,村已逐步成立“青年篮球队”“乒乓球队”“中老年人健身队”“围棋兴趣小组”“桥牌兴趣小组”“台球兴趣小组”“象棋兴趣小组”,通过组织建设,对每支文体队伍、兴趣小组落实具体负责人加强其日常训练与管理、开展活动。村级文体队伍得到了稳步推进,俱乐部得到了不断完善。极大的锻炼了体魄,增进了相互友谊,促进了村和谐发展。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