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谈青年编辑的成长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14 22:0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贵芹
分享到:

 

  摘 要 其实,编辑和任何一个职业上的岗位都一样,其成长都需要经历几个阶段:迷茫期、困顿期、爆发期。但又如何能修炼到最高境界呢?这就看一个编辑如何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能否做到成为一个“学习型”编辑。

  关键词 青年编辑 出版工作 学习型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1迷茫期

  迷茫期可能有多种表现,具体表现是完全不懂或局部不懂或流程不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不知道编辑是干什么的,这个属于超级迷茫,对出版还处于一片茫然不解期,完全未入门阶段,整个一个门外汉,这个阶段一般发生于入职前实习期或者是入职半年期。

  第二,约略知道了编辑的工作,但不知道具体如何操作;一般还要有人引领,需要他人分配工作,能执行某一项具体的事物。属于入门阶段,对应编辑岗位中的“见习编辑”。

  第三,知道了编辑流程,会做一些事务性琐事,也能多多少少参与稿件的编辑流程,但还不能独立进行稿件的编辑加工。对一些编辑流程还处于一知半解状态,不能首尾兼顾整个编辑流程,还达不到驾驭稿件的程度。但就编辑加工而言,此时已经有了很多积累和收获,开始对策划跃跃欲试。

  2困顿期

  走过迷茫期,开始对编辑这个行业多少有些了解和积累,正处于“展翅欲飞”阶段,想着“小试牛刀”。但很快发现,哪怕一些自己以前看不上的“选题”也不是那么容易研发出来。要么是作者文学造诣,自己还达不到能与之对话的阶段;要么是作者刚入门,对具体合作一点也不了解。

  熟悉了编辑流程,也开始独自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但还不知道如何与作者沟通,更不知道如何塑造作者,为作者的作品进行“量身打造”更是达不到,对稿件还更多地停留在文字加工阶段;其话语权在谈判过程中还处于被动状态,不能游刃有余地与作者进行交谈、接洽。属于刚会“站立”还需要他人“扶走”的阶段。

  深谙编辑加工流程,操作稿件驾轻就熟,项目掌控游刃有余,能够对人员布置、时间管理、流程操纵等都做到操控自如,此时,已经完全能够独挡一面,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也清楚自己需要舍弃什么,业务方面已经炉火纯青,但还不能超越自我,在管理项目时,还不能在赢利分析、印制设计、市场预测、包装、营销宣传等图书的全流程给予掌控,只能是就编辑出版环节有了很强的整合能力,

  3爆发期

  此时期是“观千剑而后识器”阶段,对整个出版流程都能做到资源整合,对编辑、策划、组稿、开会、营销、宣传、印制、赢利分析等每个环节都做到驾轻就熟,对整个流程都能做到很好地驾驭和掌控,对所有的资源都处于高度整合阶段,已经到了结交“牛作者”,出版“牛作品”的爆发期,对整个职业生涯都操控自如,让其单独作战已显可惜,到了“带兵”作战阶段。

  纵观上面几个阶段,或许编辑里面只有20%的人员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多数在其他几个阶段已经被淘汰或者止步不前。但也正是这20%的出版资源出版了80%的好书。

  那如何又能修炼到最高阶段呢?这就要看编辑个人的学习力。没有学习能力的编辑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青年编辑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做到“专”和“博”。

  专:指不断提高专业学术素养。要能够敏锐地观察到自己关注学科内发展的动态和方向,能够策划出符合学科发展方向的选题。这样和掌有专业话语权的作者才能够平等地对话,才不至于给作者留一个门外汉的印象,作者才能尊重你,放心把稿件交给你加工。另外,编辑对出版非常专业,能够对作品的编辑出版给予增值服务,弥补作者对出版方面的空白,强强联合,作者才乐意与你合作。

  博:指的是除自己关注的专业学术方向以及编辑出版业务外,还要关注其它延展性的学科知识,如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等。因为编辑本身就是一个杂家,他的专还不能完全等同于学术研究者的“专”,“专”的基础上还必须做到“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编辑,还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比如外语、管理、财务、出版法律等,成为杂家这样博才能够弥补“专”方面的不足。才能够在编辑出版方面成为“行家里手”。

  但如何才能做到既“专”又“博”?除了工作时间、工作流程中的用心积累外,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编辑单靠8小时工作时间是完全不够的,这个时间段更多地是完成“专”。除此以外,还要充分利用好个人的业余时间,来打造自己的“博”。当然,这里的业余时间决不是完全地一心扑到工作上,更不单纯地仅仅指工作时间在业余时间段的延展,而是指利用业余时间提高个人的整体素养,拓展自己的“博”。

  爱因斯坦曾提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甚至有人曾这样断言:只要知道一个青年怎样度过他的业余时间,就能预言出这个青年的前程怎样。由此可见,一个人的业余时间的利用不容小觑。一些优秀的编辑其上班时间和其他人一样,确实没有太多可以发挥的时间,更多地得益于其业余时间的“培植”,或喜欢阅读、或喜欢书店、或喜欢积累整理,总之,是一个用心、好学、求上进的人,这样才作到“厚积薄发”,因为任何一个职业都有被“榨干”的阶段,就看是否及时补充给养。学习型的编辑能通过不断地充电学习进行完善自我,从而做到让自己的职业之树常青。所以说,编辑的学习力非常重要。工作时间,努力向“专”进行深挖,业余时间,努力向“博”进行拓展,周而复始,如此循环往复,随着时间的积累,一个编辑定能修炼到编辑生涯的“上乘”阶段,最终向“出版家”靠近。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