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展览工作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
摘要:随着公共服务理念的深入,档案馆传统的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国家新型档案馆建设的要求。本文试图从档案展览工作的角度,系统阐述展览与公共服务理念的关系,论证展览工作在增强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和查找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从而为展览工作机制的创新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实现途径。
关键词:公共服务档案馆档案展览
一、档案展览在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档案展览具有传播档案文化和面向公众的开放性特征,是档案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档案展览是档案利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档案馆向公众提供档案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档案展览结合特定主题,通过陈列档案原件或复制件,向观者传递和分享档案信息。相对于档案利用工作的其他方式,档案展览的特点在于:第一,向社会公众开放,受众面广;第二,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策划选题,档案信息的传播具有特定范围内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第三,借助各种展览载体和手段,展览可以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效果。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结合社会热点和重大活动,通过挖掘馆藏资源,举办了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展览,吸引观众参观,使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档案馆,使档案文化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
(二)档案展览是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职能的重要方式
随着档案馆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社会对档案馆公共服务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单一、被动的工作方式,亟需突破固有模式,转变思想,不断拓展和深化基地工作的模式和内容。其实,针对如何深化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问题,我国学者已开始提出档案利用服务与我国教育制度联动的建议,指出目前“国家教育制度中缺乏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方面的要求,档案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作用的发挥,一般应同国家的教育制度相衔接。”这一提法对档案馆基地工作在公共服务能力方面的培养和加强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档案展览作为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形象标签和窗口,肩负着打造档案馆文化标志性场所的重任
公共服务的实现需要有形档案文化内容的支撑。档案展览以其立体丰富的展陈形式、通俗易懂的展览内容、灵活附加的服务模式为“五位一体”的新型档案馆形象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国际档案理事会城市档案馆委员会主席阿尔贝勒奇说,按照国际标准,一个优秀的城市档案馆应当必备三个条件:一是位于市中心,市民容易接近,方便查档;二是现代化程度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其他先进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三是同市民生活紧密相关,能帮助他们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在以上三个标准中,前两个标准的价值判断属于档案馆位置和配套设施的范畴。而第三点“帮助市民了解他们所居住城市发展的历史”的标准,正是对展览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而系统、宏观、具象地展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展览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方式。
二、从公共服务的角度研究和提出档案展览选题
(一)馆藏长期陈列展的选题应该体现馆藏特色和地域特色
从近几年国家档案馆的馆藏陈列展的内容、规模以及在档案馆工作中的地位来看,展览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轰轰烈烈的开幕式过后,展厅日常参观门可罗雀的现象也是随处可见。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展览的选题上来看,存在着过分重视政治性、教育性,而缺少“地域特色”、“档案特色”和“平民特色”的问题。笔者认为,馆藏陈列展的选题非常重要,它是展览获得成功和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基础。以上海市档案馆为例,在2004年推出的馆藏陈列展的选题“城市记忆”就较好地把握了“档案记录历史”的本质特色和“内容贴近公众”的平民特色,全面展示了上海100多年的历史和上海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发展成就,是不可多得的好展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认可,发挥了档案为城市建设和公众服务的作用。
(二)结合重大纪念日、宣传日举办专题展览,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档案馆应结合“建党”、“建国”、“抗战胜利”、“奥运年”、“档案馆日”以及科技、环保、文化宣传日,适时举办相关专题展览,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宣传科技文化知识的职能,让观众走进档案馆,给公众提供一个回顾历史,学习知识,举办相关活动的平台,充分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三)举办反映某一地区历史文化特色的专题展览
通过举办这一题材的展览,让本地观众“知家乡、爱家乡”,提高市民观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自觉地为建设家乡做贡献;让外国和外地观众了解这一城市和地区的历史渊源、沿革和城市特色,增长知识。北京市档案馆在2012年推出的“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展览就是这样的选题。由于展览选题以北京传统文化为特色,内容贴近平民百姓,加之展陈手段丰富,展厅位置好,仅四个多月就接待了64万观众,展览取得了很大成功。观众除北京本地人外,更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很多国外观众。除此之外,“老字号”、“园林”、“戏剧”等许多京味文化遗产都可作为选题,其他城市也可以此为鉴。
(四)利用公众捐赠的档案资料,举办不同主题内容的捐赠展
举办这一类型的展览的宗旨是,让捐赠的档案资料“从公众中来,为公众的文化需求服务”。这是吸引公众走进档案馆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北京市档案馆曾在2010年举办了“个人捐赠档案资料展”,受到了观众的欢迎。有些观众不仅自己来看展览,还多次约上亲朋好友来参观展览,边看边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这样的展览,公众看着亲切,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
三、在档案展览的展陈形式上,更贴近公众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