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新论公共档案馆功能及其实现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16 16:1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杨婵
分享到:

 


  摘要:本文在论证综合档案馆即是公共档案馆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公共档案馆功能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共档案馆综合档案馆档案服务

  公共档案馆的提法由来已久,但是其很多问题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比如公共档案馆的涵义、作用等等,并未形成完全一致的观点。笔者仅就实现地区公共档案馆功能的可行性措施,浅陈己见。

  一、公共档案馆及其功能

  (一)公共档案馆与综合档案馆

  公共档案馆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档案馆。它可以是为一般群众服务,也可以是为某一特定群体如学者、军队、工人、农民、儿童等服务的。我国的公共档案馆来源于综合档案馆。1955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馆,此后,地方各级档案馆相继建立。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颁布,从法律上明确了我国国家档案馆的公共档案馆性质,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被明确赋予公共档案馆的职能。《档案法》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的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

  [1]可以看出,作为以构建全面反映社会历史面貌,覆盖人民大众的馆藏资源为内核,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精神文化产品及服务,满足人民大众对文化精神生活的多种需求为宗旨的国家综合档案馆,其本质属性和发展定位就是公共档案馆。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馆应当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共档案馆,地(州)市档案馆应是各地(州)市的公共档案馆,区(县)档案馆是各区(县)的公共档案馆,行业档案馆是各行业内的公共档案馆。这也符合公共档案馆具有多类型性的特点,即公共档案馆有中央的和地方的,有综合性的和专门性的。

  进入新世纪,公共档案馆的建设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这是国家首次明确将档案馆列入公共文化设施进行建设。2004年,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提出,要把档案馆建成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2]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的逐步拓展,预示着我国建设公共档案馆的决心和毅力。建设公共档案馆不仅是适应我国社会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求,也是推进民主政治、政府信息公开的客观要求,还是传播先进文化、拓展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实现我国档案事业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公共档案馆的功能

  对于公共档案馆的功能,各位研究学者的表述不尽相同。“上海市档案馆刘南山馆长认为,档案馆不仅应该成为学者的资料宝库,作家的灵感圣殿,教师、学生的第二课堂,还应该成为收藏爱好者的会聚场所,影视工作者的拍摄基地,学术流派的论剑讲坛,休闲一族的旅游胜景,市民节假日的驻足福地,乃至家庭亲子教育和情侣约会、谈心、寻找感觉的高雅去处。”[3]刘馆长的描述为公共档案馆的社会角色形象塑造了一副美好的理想蓝图。笔者以为,公共档案馆在承担为本地区公众提供档案文献资源查阅与咨询服务、提供档案证明等基本服务功能的同时,还需要承担区域内档案文献信息加工和资源共享、档案业务指导与培训等高层次职能,这才是公共档案馆应有的功能。进而,在发挥公共档案馆应有功能的基础上,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普遍均等的、惠及全民的公共档案馆服务网络体系。

  二、目前公共档案馆功能缺位的原因

  国际档案理事会城市档案馆委员会主席阿尔贝勒奇说过,按照国际标准,一个优秀的城市档案馆应当必备三个条件:一是位于市中心,市民容易接近,方便查档;二是现代化程度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其他先进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三是同市民生活紧密相关,能帮助他们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1]时至今日,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仍是凤毛麟角,除了上海、深圳、广东等发达地区已出现象上海市档案馆、广东省档案馆、深圳市档案馆这样的公共档案馆雏形。多数地区的综合档案馆离真正的公共档案馆还有很大的差距,集中表现在档案馆的标志性不强,无论从选址、设计布局还是功能建设来说,都没有很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文化性不高,馆藏档案内容单一、结构不合理,不能全面反映社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公共性不足,开放力度不够,据统计,目前我国综合档案馆中,能公开提供给社会公众利用的已开放档案数量大约只占整个馆藏档案总数的一半左右,有的仅有三分之一。且服务方式单一,社会整体的档案意识比较薄弱。即使有的档案馆呈现出一定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状态,但也大多是“设施孤岛”,尚未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制约公共档案馆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功能有效发挥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客观上是公共档案馆管理体制造成的障碍。目前的档案馆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垂直分级管理的行政体制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这就严重阻碍了跨级、跨区的公共档案馆服务体系的形成。各馆分属不同的地方政府,彼此在人、财、物上都没有隶属和管理关系,上级馆对于本地区基层馆也仅具有业务指导关系,其号召力大打折扣。其二,主观上是公共档案馆本身意识不强。由于大多数档案馆财政经费拮据,困难重重,馆长考虑最多的是如何使本馆摆脱困境,在地区档案馆事业发展方面想法不多,有些即使有所想法也会被认定为劳民伤财而不得不放弃。这直接影响了公共档案馆功能的发挥。而出现上述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具体地区的大小差异及当地政府投入的不同,各地区公共档案馆的状况及存档量相对会有很大的差别。就全国来说,总体财政投入匮乏,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三、实现公共档案馆应有功能的对策

  档案馆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公共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标准》认为“开展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任何行政单位在为使用者提供图书资料方面都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各图书馆行政单位之间、公共图书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之间开展协作”。同样的,开展公共档案馆服务的任何单位在为利用者提供档案资料方面也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各级各类档案馆之间必须开展充分协作。因此,让档案馆形成网络体系,是实现公共档案馆社会功能的必由之路,也是公共档案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