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情感社会的“剩人现象”及“新相亲方式”
【摘 要】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城市化的生活与城市化精神。由城市性引发的后果之一便是都市“剩女”与“剩男”的流行。随之出现了各样相亲方式。文章希望通过对这种现象的简要论述以及对这些相亲方式的利弊进行简单探讨,能够让社会意识到,我们已经进入后情感社会。这种社会现象不能仅靠社会自动调节,而是需要各种媒体的配合,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需要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入手,整合社会化的力量,从根本上进行疏导。
【关键词】城市性;剩人社会;新相亲时代;社会整合
一、城市化变迁所带来的城市生活特征——“剩人”社会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过去传统的“乡村社会”被打破,人们晚婚的情况也越来越平常,但是“晚婚”现象却不是人群主动选择,而是被动形成。人口大量地涌入城市、人口密度呈几何级增加,城市社会竞争增加了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与此同时做出的提升自己学历的选择等等也拖延了年龄。再加上,如今职业专业化和多元化,使得彼此之间交流接触的机会逐渐减少,这些都间接导致“剩人”社会的形成。
1. 平均学历高、人口素质偏高。目前,在“城市化”背景下,户籍制度被放开,人口流动逐渐增大,并且一般人口流动随着经济梯度发展而变化,大城市由于人口密度增加导致就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青年人为了出人头地,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努力取得高学历就是其中的一个选择。
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分人群出现的原因并不完全和自身条件相关,相反的,这个人群的学历普遍偏高,人口素质也不低,被剩下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跟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系。
2. 高压力、高成本、身心疲惫。上面所说的人群,在毕业后,一般进入企业或者稳定的单位,即我们所说的白领。但是由于社会客观形势所逼,人口的整体素质都在向上发展,这就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逐渐增大,想要出位,就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在工作上。
不仅如此,现在楼房价格的高涨推动租房价格不断向上发展,生活成本趋高。为了节省房租,很多人趋向于选择较为偏远的房子,而通勤时间过长使得白领们时常处于昏睡状态。繁忙的工作使得白领们花在自由恋爱上的精力自然减少。
3. 社交圈狭小,心理冷漠、孤独。“城市人口异质性的增长,导致了城市匿名性的生成”。职业多元化使得大家接触的机会很少,难以形“熟人社会”的那种交往关系,由此催生的城市孤独、焦虑、冷漠等城市心理特质,让城市青年难以获取令人满意的婚恋机会。
二、“剩人”形势发展所凸显的情感社会——后情感社会
可以说, 如今“剩女”、“剩男”已成为人口结构变迁的新趋势,“剩人”已作为一种客观现象被大家所认识,然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价值观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剩人”的婚嫁延迟和这种传统婚嫁观有着很大的矛盾。所以一旦到了婚嫁年纪,单身族们便被迫去认识异性。
美斯特洛维奇的著作《后情感社会》曾指出,“当代西方社会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其中合成和以拟想的情感成为被自我、他者和作为整体的文化产业普遍操纵的基础”。中国也是如此,全社会正在走向一个被精心设计过的情感社会,和六七十年代的人不同,现时代人的情感被各种条件所束缚,所谓完美的情感也不过是符合了各种条件的情感。这种被操纵的情感趋势被赋予一个新词,即我们正在进入后情感社会。
三、后情感社会所催生的“新相亲时代”
相亲方式历来已久,但以往多为熟人介绍,且单身男女双方都把相亲作为正式交往的前提。笔者认为现今社会已进入“新相亲时代”是因为现今的相亲形势已出现了不同以往的特征。
(一)选择“新相亲”的原因
1. 迫于家庭和舆论压力。中国人传统的婚嫁观念一直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单身男女到了适婚年龄若还不考虑婚姻大事,在父母亲戚看来是不正常的,虽说现在思想改革较快,但是几千年的思想传统、社会舆论压力还是让“剩人”们难以招架。而选择相亲则可以让这部分压力有所适当的转移。
2. “剩人”的自我危机感。“剩人”中一大部分人往往自身条件不错,然在获得这些良好条件的同时,年龄也随之增长,很难再碰到适合的人选。当身边的朋友们都有了好的归宿“剩人”们的恐慌感会更甚,这种危机感也会迫使他们选择最快捷的认识异性的方式--相亲。
3. 拓宽交际圈。由于现代人工作性质、工作场所的相异,使得彼此的交际圈越来越小。要想在狭窄的交际圈中寻得合适的伴侣可以说机会渺茫。而相亲则可以拓宽交际圈,就算不能寻得爱人,也会拓宽自己的人脉。
4. 省时省力,满足快速需求。现今相亲往往是家人亲朋先帮忙筛选一遍,各方面条件符合要求再通知双方。因此不会浪费彼此过多的精力财力,合则谈不合则散,满足了现代人快速的需求。
(二)“新相亲时代”的主要相亲方式
1. 亲属、朋友介绍。这种方式自古存在,然则同样的方式在以前和现在仍有些不同之处。以往该方式促成的婚姻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现在彼此介绍不过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并不在于非得成功。
2. 婚恋交友网站。“2003年主打婚恋交友为心的“世纪佳缘”网站诞生,每年以5万新注册会员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共计注册会员超过50万”。其他同类型的婚恋交友网站也很多,“从国内几大知名的婚恋交友网了解到其注册会员已超过2千万人,并且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中”。
3. 集体相亲。集体相亲方式可以说是现代才出现的方式,是对单独相亲的“改版”,是一种与快速的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一种相亲方式,例如“8分钟相亲”、“6人晚餐”、甚至“万人相亲”。
4. 电视相亲。以往相亲仍然属于个人隐私,一般人都不愿将之拿到光明处任大家观赏,但是如之前所说,随着“剩人社会”人口结构的形成,社会已经接受这种方式。
(三)“新相亲方式”的弊端
1. 客观上诱使功利心理的形成。现单身族相亲时对彼此的判断往往建立在外在条件的基础上。在没有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单一通过物质条件、外在形象条件去判断对方,这样难免会陷入一种功利心理之中。
2. 无形中加剧“婚姻焦躁症”的程度。如今婚姻大事已不再是个人、家族的事情,各个层面都开始关注起这个问题,“剩人”们无疑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其心理焦躁程度也可以想象。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