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利率、工资对就业影响的综述
[摘 要]尽管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就业问题在近几年越发突出,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汇率、利率以及工资对就业的影响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对各种研究进行相互比较,将有利于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就业问题具有客观和准确地把握,将有利于我国就业的稳定,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汇率;利率;工资;就业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064-02
1 文献回顾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背景下,各种不同因素通常影响劳动力就业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国内国外相关学者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本文将就汇率、利率以及工资对就业的影响进行探讨。
2 汇率对就业影响的文献回顾
万解秋和徐涛(2004)针对我们国家近年来进行的人民币汇率调整,通过对不同水平的汇率波动对就业人数影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人民币升值的结果是将抑制就业人数得到增长,从而加重我们国家劳动力就业的负担,所以,尽管有必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但人民币汇率目前不应该大幅度的上升,以有利于适应我国融入具有明显全球化趋势的竞争性货币市场。范言慧和宋旺(2005)通过研究提出假如是在小国经济这种特定条件下,实际的汇率变动影响企业的劳动需求将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实际汇率的波动对企业的预期乃至于对国内投资对企业的劳动需求都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通过对实际汇率如何对中国制造业的总体影响的考察,他们发现人民币的实际升值将可能使制造业产业的就业率下降,但是制造业出口份额以及投资水平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一影响。基于非贸易部门和贸易部门之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增长以及资本流入可能引发人民币实际升值,间接的会对国内经济政策的实施的效果产生负面作用,这些都需要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3 利率对就业影响的文献回顾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等人(1994)则利用比较优势的方法分析总结了亚洲的“四小龙”的经济发展经验,进而提出假如只是就国内情况来看,高利率政策确实会降低市场总需求,但是如果我们国家已经处于经济的开放阶段,那么分析结果就将会有很大差异:在开放经济体高利率政策事实上将会有利于增加市场总需求,需求的多少和劳动力就业人数多少成正比。苏剑(1998)则认为我国利率变化对需求效应影响并不明显,而替代效应比较强,最终显示出利率的降低并不会对就业的增加有利的综合效应。苏剑的研究方法也主要通过对资本产出弹性和总需求利率弹性进行分析,但是其论文中,资本产出弹性和总需求利率弹性的估计方法和过程都比较简单,而且进行的实证分析采用了时间较早的数据。付海峰(2002)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利用1980—1999年20年间的年度数据,研究看出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三个发达国家的当年年平均利率与第三年的年失业率显现出正相关性且显著性较强,在这三个发达国家中,最为显著的是美国。而法国和日本的情况却刚好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情况不同。而对于中国来说,利率与年失业率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联性。王雪标等学者(2005)则认为1996年以前的利率变动并不能显著地影响失业率,但是1996年之后利率的一路下调却较为显著地降低了失业率,但失业偏移率逐年随着降低,并且利率政策对失业率的影响从2002年开始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
4 工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文献回顾
作为代表之一的古典经济学派人物马尔萨斯的工人作为劳动者只能得到最低工资的观点已经被古典经济学派的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而经济学家李嘉图则从劳动力数量是无限供给的前提下,得出工资必然会与生存工资最终趋同。而翰·巴顿在研究经济与就业的关系时,发现货币实际的价值的下降会引起商品价格增长幅度高于工资增长幅度,进而实际工资的下降会引致更多就业机会的增加。新古典经济学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角度对就业与工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新古典学派提出在工资均衡的水平上,全社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然而只要自愿性失业现象存在,实际工资水平高于均衡水平就必然会导致非自愿性失业,这就是说,实际工资与就业关系是反向变动的。而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却极力提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并且提出假如有效需求不足的话,即使工资处于降低趋势也不可能导致就业率提高,除非边际消费倾向等于1。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进一步证实了货币工资和失业呈现负相关,从实证上有力地支持了凯恩斯的观点,并为之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何雄浪、汪锐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通过建立包含三个部门的区域贸易模型,推导出市场潜力的可估计方程,并用1985—2008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区间,对我国地区工资水平与市场潜力、就业密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提出就业密度与工资水平显现负的相关关系且是显著性的,而这种负效应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刘刚、胡立则采用1994年到2003年以及2004年到2010年的制造业产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利用GMM估计方法,他们提出就制造业部门就业方面来说,就业与工资有负相关的关系呈现出来,同时2004年以前的工资也对制造业部门就业造成程度较大的影响。
贾朋、张世伟则通过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需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回归调整的差中差方法建立相关模型,对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低技能的中青年群体的劳动力就业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最低工资标准对低技能群体中的青年女性与男性的就业影响并没有显著性,却显著地对低技能群体中的中年女性就业有消极影响,且与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幅度成一定程度消极影响的增加。
5 文献评述
现在的研究多是就某一产业单独进行分析研究或者单独某一方面对我国就业的影响,而事实上汇率、利率、工资和经济增长对零售业就业影响有可能是交互影响还有可能差异很大,并且不同产业存在相互影响和替代作用,另外有些研究多是停留在理论角度,缺乏系统实证分析,有必要从三个方面对就业影响进行综合性研究,而就业稳定将有利于我们国家稳定,也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万解秋,徐涛.汇率调整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基于理论与经验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4(2).
[2]范言慧,宋旺.实际汇率对就业的影响——对中国制造业总体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4).
[3]林毅夫,蔡意,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和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付海峰.利率与失业率相关关系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2(2).
[5]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4(9).
[6]王雪标,王晓婷.我国失业—利率敏感性分析——一种卡尔曼滤波方法[J].财经问题研究,2005(9).
[7]贾朋,张世伟.工资标准提升的就业效应——一个基于自然实验的经验研究[J].财经科学,2012(5).
[8]何雄浪,汪锐.市场潜力、就业密度与我国地区工资水平[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3).
[9]刘日星.浅析促进就业改善民生[J].中国市场,2013(3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