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老年人再婚现象及对策分析探究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27 16:4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冷方圆
分享到: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口寿命的延长以及老年丧偶导致老年独居现象增多,老年再婚群体扩大,老年人的系列问题日趋凸显出来。老年人再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老年人的婚姻也展现出了多样化的形式,在当前社会逐渐形成了多种老年婚姻形式——不婚而居的搭伴养老,代际婚姻。文章主要针对目前我国老年人再婚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当前的老年再婚模式并探究,总结出制约我国老年人再婚的各种因素,提出老年人再婚的对策。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独居老年人;再婚;不婚而居;代际婚姻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12-0073-03

  一、引言

  随着人口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人培养了年轻人,在承上启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和难以估量的牺牲。因此,在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关怀老年人,探讨老年再婚的影响因素、探究老年人走婚现象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相关问题界定

  (一)关于老年人的界定

  老年人是指达到或者超过老年年龄的人。目前国际通用的老年年龄起点是65岁或60岁。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尽管迅速增长,但仍比发达国家一般水平低5岁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60周岁作为老年人口的起点。

  (二)老龄化的界定

  1.个体老龄化。个体老龄化是指个人年龄的增长变化,这一过程从人的出生那一刻起,人从童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的生命过程就是个体的老化过程。个体的老化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

  2.整个人口群体的老龄化。整个人口的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的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群体的老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逆转的。现在在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为其指标体系。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现象。

  三、老年人再婚的状况及意义

  (一)当前我国老年人再婚的状况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现有人口13亿,其中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而且还正在以年平均3.2%的速度增长。老年人口的增长给我国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老年人再婚问题已经成为今天社会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难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口寿命的延长以及老年丧偶现象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再婚,但是老年人再婚呈现出来的再婚难,再婚率低,离婚率高等问题使得许多独身老人选择了不婚而居的所谓“走婚”方式、单身老人生活安排选择“搭伴养老”和代际婚姻在主流社会中呈现出来。

  (二)老年再婚的模式

  1.代际婚姻。所谓“代际婚姻”,是指一方为老年人,一方为准老人或中青年人。双方年龄相差较大,有的相差在20岁以上,甚至达40多岁。选择“代际婚姻”的老人大多经济条件较好。代际婚姻”作为老年婚姻的一种模式,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代际婚姻”往往具有双重责任,既有妻子对丈夫的责任,又有年轻的妻子对年老的丈夫尽“赡养”的责任。而两者的结合需要丈夫在物质上予以补偿,这是双方生存利益下的一种等价交换。老年求偶冲破年龄结构,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打开老年人再婚难的局面。男女比例的失调,使许多男性老人求偶愿望难以实现。而“代际婚姻”的出现,则为老年人再婚拓宽了领域。“代际婚姻”在老年人再婚中逐渐增多。

  “代际婚姻”存在着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是双方年龄相差太大,各自对婚姻生活的预期不同,很难形成牢固的感情基础,即使在婚前交往期间产生的情感在婚后也很难持久。其二是生理上的差异,年龄相差太大,身体健康状况不同,各自的生理需求自然也不一样,婚后双方生理上的不协调难以避免。其三是在社会上引起的负面影响较大,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抑制作用的因素很多。

  2.搭伴养老。搭伴养老,就是老年男女不进行结婚登记而生活在一起,实现晚年相互照顾的一种老年再婚的生活方式。这样男女单身老人搭伴养老的现象也称为“走婚”,就是男女双方接触认识,感情融洽后,不定期走动同居,而不是完全全天候在一起,或男到女家,或女到男家,两人同居却并不登记结婚。这种老人不办理结婚登记而同居的现象似乎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的一定关注。和合法再婚者几乎平分秋色。

  社会上搭伴养老并不属于个别现象,在有的大城市地区已达到较高的比例。搭伴养老的现象在不少地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他从我国老年人的现状和满足老年人精神需要出发,认为老年人借助于“未婚同居”的方式实现“搭伴养老”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有助于老年人排遣孤独和寂寞,是使其享受到晚年生活乐趣的有效途径。但是并不鼓励甚至提倡老年人采取此种婚姻形式。

  (三)老年人再婚的必要性

  不论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还是生理需求方面,只要处理好再婚问题,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老年人再婚是缓解空巢家庭带给独居老年人的精神孤独的有效途径,害怕孤独是老年人通病。当今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儿女都有自己的事业,孙儿都是求学、求职阶段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特别是丧偶老年人,倍感孤独;使得老年人感觉失去自己生命价值,对生活失去希望。

  另外,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猝死家中很长时间才被别人发现的现象也越来越多。随着人均年龄的增长,丧偶独居的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多,而子女由于工作及自身家庭压力导致和父母团聚的时间越来越少,导致许多老年人、特别是身体患有疾病的老年人猝死家中长时间无人知晓的事件屡屡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庭观念的淡化以及小家庭、核心家庭观念的浓厚,二人老年家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丧偶老年人,对于婚姻双方在生活上相互照顾、感情上相互交流、经济上相互扶持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这也是减轻子女养老负担的一种捷径。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