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探索(2)
4.1 扩大影响 丰富形式
本国的博物馆宣传力度不够大,博物馆不是陈列各种文物标本的地方,博物馆应该是一个地区、城市、省区的代表。加大博物馆的宣传力度应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报纸、旅游手册、媒体、广告等。让本国国民熟悉博物馆,让博物馆成为地区、城市甚至省区的标准。加强博物馆的内外装修,提升参观者在观看展品时的舒适度,使参观者在接受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同时身体得到一个良好的休息。
现在的博物馆更多的都是注重展品本身和历史背景得到结合,以陈列演讲的方式对参观者的一种展示。定期的精品展示更好吸引社会广泛人士的关注,对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起着积极的影响。如三国题材、敦煌题材、西藏题材、蒙古契丹题材、新疆题材等,加大精品展示的宣传不仅使博物馆保持了原来的参观者,还加入了对这些题材感兴趣的参观者进来。然后根据博物馆的淡旺季,采用不同的收费方式如对于特殊群体免费、不同季节进行打折等方式都可以促进本国的博物馆发展,加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意义。
4.2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
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必须对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展开,青少年又成了重中之重。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不仅是现在学校正规教育的一个补充,还是现在学校正规教育的一个延生。我国现在的青少年很少有人去博物馆,要改变博物馆在青少年心中的地位,去博物馆不是一件很严肃、庄严的事情,博物馆里面有游戏有讲解,可以放松和学习,不只是让青少年参观展品这么简单。去博物馆不仅可以补充你知识上的空白,还可以让你对学校书本上的知识得到一个更直接的了解和延生。让那些天天在家背死书的青少年从家里走出来,让那些天天喊着无聊的青少年不无聊,解救那些天天泡在网吧虚度人生的青少年。
美国学者奈勒曾指出:“教育的全部重点必须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教育对人精神的关注和关怀,是教育人文性的最集中体现,作为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应以对青少年的人文性关怀作为其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中体现人文性关怀,需要我们站到青少年的立场,了解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只有真正读懂了青少年的心理和需求,才有可能提供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受青少年欢迎的博物馆教育形式和内容,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与此同时我国也应该增加博物馆的普遍性,降低博物馆进入的门槛,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加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
4.3 建立专业的讲解员队伍
讲解员是博物馆与参观者交流、沟通的重要纽带,讲解员好坏对博物馆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专业、耐心的讲解员可以使参观者对博物馆的评价大大提升,可以使参观者对博物馆内的主题文化更深一步的了解,增加对博物馆的关注度,对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所以,应聘讲解员一定要素质高、专业性强、语言表达能力出色、有耐心的人。讲解员还要注重着装仪容,得体合适的着装仪容不但会给参观者眼前一亮的感觉,还是一种礼貌的行为。耐心的解决参展者的各种问题,专业的回答参观者的各种疑问。做好博物馆和参观者的纽带,提升博物馆在参观者心中的地位,促进博物馆的发展,更好的开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意义。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校园教育和博物馆的社会教育结合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趋势。我国的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该学习外界经验,并勤于实践,掌握世界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使我国的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宋才发.民族博物馆讲解员志愿者的社会功能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2):108-113.
[2]苏学明,吕锦梅.浅谈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大众文艺,2012,(23):206.
[3]刁红娟.浅谈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大众文艺,2012,(21):20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