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关于内蒙地区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建设的探索(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23 17:1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催伟光
分享到:

 

  3.草原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历史上曾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且还激起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为华夏文明和国外文明的彼此对话,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4.草原文明是多元化文化的集合体,以游牧生产为主,包括渔猎、畜牧业、农业等各种文化。

  草原文化与华夏文化相互依存,每当华夏文化在日薄西山,道义沦丧之时、草原文化便会以凌烈的气势,激起中原文化中蕴含的庞大气势。内蒙地区人烟稀少,辽阔无边,经常出现各种天灾,草原民族在经历灾难考验的同时,饱受着饥寒折磨。变幻多端的生存环境,使得草原人们的性格粗糠豪迈、嫉恶如仇,又淳朴真诚,正直善良。

  从内蒙地区的地理条件上来看,草原文化是一种生态类型文化,从古至今在我国辽阔的北方草原上生成,发展,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利用草原独特的生态环境去维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文化成果。

  三、草原文化下的内在人格

  天圆地方、天人合一”是蒙古人了解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认为圆代表美好和成功。由于天灾的肆虐,内蒙地区的少数民族对自然力量的恐惧使他们产生了祈福心理。在历史长河中,他们虽曾试图征服自然,但生活的实践,让他们了解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根据自然规律变化来调整自身的生活去顺应大自然,才能生存下去。这种祈福心理,承载着游牧人对自然真挚的爱。

  四、影响内蒙地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因素

  内蒙地区迥然不同的自理环境和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形成了逐水而居的生活方式。尽管自然环境的残酷、经济结构的单一和部落关系的复杂使得草原只能以畜牧业为主,但他们的社会生产水平也在不断的发展。

  史书中记载的突厥人“工于铁作”表明内蒙少数民族很早便掌握了先进的冶铁技术,由于草原文化的独特性,北方少数民族骑兵技术应用炉火纯青,马背上的用具日渐趋向成熟。畜牧业的普遍繁荣也推动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使其生产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但天灾的降临使得人口和畜生在大量死亡的同时,给他们带来了饥寒,而战争便成了他们最快捷。最便利、最有效的补给方式。

  内蒙地区的少数民族在没有战争时,都是以畜牧业、渔猎为主的老百姓,但每当战争来临,便会变成聘马驰骋的战士。但历史上,内蒙始终处在政治体系散乱和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以及缺少长期稳定的生产方式的情况下,这也是影响内蒙地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因素。

  五、总结

  内蒙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草原用宽阔的胸襟哺育着草原上生存的民族,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善良淳朴的人们,展示出了草原独特的人格魅力。草原文化是内蒙地区几千年来的结晶和血脉,在千年来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创造出了璀璨的草原文化,也为中华文化的充实,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文化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包括软实力和硬实力,若其发展为一种价值观,则软实力表现在精神力以及吸引力上;若其发展为文化产业,则其硬实力表现为带来物质利益的生产力。对于内蒙古这一少数民族而言,其人数较多,在我国文明中占重要比重。因此探讨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与我国文化建设与实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文化部与内蒙古携手推进文化建设[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2(4)

  [2]张德平.蒙古游牧文化与生态文化建设——试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恢复与建设问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