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道德价值冲突与调适(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8-18 13:5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晨
分享到:

 

  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也应懂得:第一,完全只为满足个人的一己私欲而不顾任何道德底线,或是只有以满足个人需求、个人利益为目的的道德行为才是符合人性自然本能的。第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不应单纯地把功利与道义割裂开来,更不能将它们简单对立起来。因为,判断一个道德的行为,其主体发出行为的初衷与完成行为之后的影响是不能完全分开单独谈的。

  我们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要做到把道德行为的目的和效果辩证地统一起来。只有对功利论和道义论的扬弃,才能克服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功利与道义的冲突,真正把利益与目标结合起来,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

  2.权利与义务、利己与利他的辩证统一

  (1)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

  在道德价值选择面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应该认识到: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因此,一方面,大学生要明确规定有关志愿服务各个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另一方面,因为志愿服务有自愿性、服务性和无偿性等特点,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需要众多约定的遵守、众多义务的履行。

  有了以上的前提或认同,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更好地捍卫自身的权利、履行好义务,使志愿服务更健康地发展下去。

  (2)利己与利他的辩证统一

  显然,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从来就没有截然分开过,二者统一于志愿服务主体之中。大学生应在充分认识利他与利己冲突的同时,正确认识到利己与利他的各自优缺点,做到辩证统一。只有这样,大学生志愿者的内心困惑或压力才会减少一些,志愿服务事业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反过来,对大学生志愿者来说,也是对自己自律、自觉意识的更好提升。

  3.自觉与弘扬雷锋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

  雷锋精神内容是丰富的,最为精炼的概括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是人民性和先进性的有机统一,是道德与生活的内在融合,是理想与现实的辩证会通,是平凡与伟大的交相辉映。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主人翁地位的标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新体现。

  新时期,在人民群众之中,尤其是在青年学生中深入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已经部分地显现其作用并在群众中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在这些“新雷锋”群体的身上体现出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献爱心的时代气息,全国每两年评选一次的道德模范活动就是很好的说明。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这些道德模范人物的示范效应,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由此可见,志愿服务的道德价值与雷锋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应当自觉将它们结合起来,更好地推进我国当代志愿服务事业以及高校道德教育建设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魏英敏.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美]弗兰克·梯利著.何意译.伦理学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A].毛泽东选集(第五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