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公众认知度调查(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23 13:3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孙利等
分享到:

 



  三、调查结果

  (一)基本统计特征。课题小组在2013年11月1日展开调查,于同年12月底完成。此次调查面向社会各类群体,共发放4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26份,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表2)其中男性181人,占样本总数的55.5%,女性145人,占样本总数的44.5%;保定市、河北省其他地市、京津地区和其他地区样本数量所占样本总数的比例分别是44.5%、36.2%、4.6%和14.7%;调查样本的年龄以18~25岁的青年居多,占总样本的74.2%,其次分别是26~35岁和36~55岁的中年人,两者相加之和占样本总量的22.7%,而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55岁以上的老年人相加占样本总量的3.1%。此次调查的职业类型中学生超过了样本总量的半数占63.8%,其次是商业/企业员工占19.3%;其他类型(包括自由职业、农民、离退休人员、医生等多种职业类型)占15%,教师和公务员占1.9%。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保定市高校云集,青年学生和教师的整体数量偏多,加之近些年保定的经济快速发展,商业/企业数量猛增,增加了员工数量的比例;二是相对于老年人和未成年人,18~55岁之间的中青年是社会的主体,他们外出次数较多,活动范围较广,接受调查的概率就大。受调查时间和调查条件的限制,公务员和教师的样本数量较小。

  (二)文化资源项目。在众多的文化资源项目中,公众对保定市区内及周边建筑和景点(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满城汉墓、大慈阁和清西陵)的认知程度最高,有78.8%的被调查者都听说过甚至熟悉;而保定特色曲艺(包括子位吹歌、徐水舞狮、冀中笙管乐、涿州十不闲、雄县古乐)的认知程度最低,有65.1%的被调查者完全没有听说过;其余类别的认知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著名古遗址(包括刘伶醉烧锅遗址、要庄遗址、燕下都遗址和定窑遗址)、特色竞技杂技(包括定州秧歌戏、清苑哈哈腔、保定老调、雄县鹰爪翻子拳和孙氏太极拳)、传统美食(包括槐茂酱菜、刘伶醉酒、驴肉火烧、直隶官菜系、白云章包子和糖人)、著名古建筑(包括药王庙、永济桥、万里长城-紫荆关、北岳庙和龙兴观道德经幢)、传统技艺(包括曲阳石雕、白沟泥塑、易水砚、定瓷传统烧制、万宝堂中医和安国药市)、著名的红色景点(包括冉庄地道战遗址、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狼牙山、白洋淀和城南庄革命纪念馆),认知程度依次为76%、72.7%、61%、54.3%、36.8%、35.8%。(表3)

  直隶总督署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坐落在保定市繁华的市中心商业区地带,是保定文化资源的经典象征,与此种情况相类似的还包括古莲花池和大慈阁,这与文化资源管理的力度、传播渠道和本身的开发程度有密切关联,因此民众较熟悉;子位吹歌、徐水舞狮等一系列民风民俗地处保定县城内部,地理位置的偏僻和经济发展的不健全,加上交通运输和人口流动次于保定市内,是人们认知度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保定市的饮食文化和红色抗战文化民众认知度高,主要是由于饮食文化宣传面和流通程度大,紧密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

  (三)文化资源的传播和保护。合适的传播途径是有效传播的前提。如表4所示,有超过76.4%的人是通过朋友或他人介绍的;其次由高到低分别是互联网、广播电视、课堂教学,使用的人分别占42.9%、29.4%和22.4%;而报纸杂志、户外媒体和活动传单则是较为次要的途径。因此,在城市文化资源传播过程中要做到:互联网是网络社会的传播利器,应通过建立各类文化、旅游网站和论坛,宣传保定的特色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通过媒体节目和广告宣传片,能推动保定城市文化品牌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快速传播。(表4)

  在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文物破坏的主要因素有54.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追求利益,进行掠夺式开发造成的,其次是建造大量商业建筑和人造景观导致;对此76.7%的调查者认为保定市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市民参与保护的计划来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也有56.1%的调查者认为还应该举办各种相关活动来加强保护,除此之外加大投入资金进行大力建设、变成旅游景点实现保护工作和经济发展双向发展、将那些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古迹申请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等措施的呼声也较高。归其原由来看,58.8%的人认为传统技艺或戏曲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年轻人不愿意继承和民众保护意识不强,其余不置可否。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保护重在一朝一夕,只有搭建好政府和民众的双向平台,共同努力,保定市医学论文城市文化资源才能够经久不息地传承下去。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则谦.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公众认知度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上).

  [2]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保护名录[DB/OL].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4-04-16].http://www.hebfwzwhyc.cn/BaoHuMuLu.asp.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