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水管体制改革探讨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04-03 22:0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作者:鹿强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治水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水利管理体制在管理理念、定位、机制等方面实现了跨越性发展,在综述水管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对今后改革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1水管体制改革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治水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水利管理体制在管理理念、定位、机制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并取得了成效[1]。几十年来,我国水利管理理念经历了由供给管理向需求管理转变,强调改变粗放的用水模式,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由注重工程管理向健全和完善制度转变;由注重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为主向引入平等协商为基础的市场机制调节转变;从生产导向向人水和谐、注重饮水安全转变,并形成了根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约束自己,量水而行,给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的理念。 
  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水利管理初步形成了以《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为主体的架构,其他水利法规配套的法规体系,着力通过正式制度安排解决我国水多、水少、水混、水脏的问题,并颁布实施《水利行政审批项目目录》《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注重依法行政。我国新《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确立了流域管理机构在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法律地位和对水资源规划、管理、调度的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的前提下,水价、水权、水市场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经济手段被引入,丰富了水利管理原有的单一行政手段。水价经历了从无到有、价格体系逐渐健全的过程;水权在实践中由非正规向正规、由点到面拓展;水市场建设步伐加快,不仅开始探索空间场所的建设,而且注重交易关系的规范,促进了水资源向高效率、高效益方向流动[2]。 
  2002年我国出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部分流域机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选取试点单位进行分类定性,推行管养分离,加强内部运行机制建设,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中引入市场机制,取得了重要成果。城市供水、排水事业由最初的政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向引入市场化机制转变,实现了向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资产出资人职能分离的飞跃。同时,城乡分立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在一些地区取得了重要进展。我国结合国情在有条件的灌区引入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培育农民用水户协会,改变了以往单一依靠政府建设、管护灌溉设施的传统管理模式,不仅使得政府得以从越位的境地中解脱出来,同时还激发了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热情,实现了双赢。 

  2水管体制改革展望 
  我国水利管理制度改革与我国大改革趋势一致,选择了渐近的方式。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探索、完善到充实、巩固、提高的渐进式过程。因此,我国水管理体制改革更需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设定一个明确的改革目标,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制度变迁或为制度演进创造条件。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以及现代水利发展需要,把实现人水和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水利管理的主要目标,通过合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有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保护和高效利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化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统筹城乡水利,实现水利从推动农业发展、解决温饱向服务于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改善生态和环境、促进民主管理方向转变。根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导向,结合我国水利管理体制现状,加强制度创新,为水利管理制度创造便利条件。 
  (3)加强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与相关制度相互衔接。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利管理与土地、交通、航运、渔业、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关系密切,并共同构筑成为社会管理制度体系的一部分[4]。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不仅要着眼于水利管理体制的内部建设,还要着眼于其他相关制度,尤其要关注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将水利管理体制变革全面纳入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大局的轨道,做好与相关管理制度的相互衔接。 
  (4)全力做好提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便利条件。加强对话交流机制、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建设;注重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因与水利发展的外因的变化关系,在深化水价改革的过程中,对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予以考虑,完善水权和水市场制度建设;多种措施并举,创造有利条件,推进水利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 
  3参考文献 
  [1] 张树峰,滕克营,王吉敏.水管体制改革后东阿黄河工程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3):368. 
  [2] 熊长青,张峰,陈明奎.关于水管理体制改革后工程险情抢护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33):298. 
  [3] 庞永兴,吉超.浅谈灌区水管体制改革[J].陕西水利,2009(8):159-160. 
  [4] 杨士坤,胡玉林.漳河上游管理局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海河水利,2008(5):24-2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