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水体富营养化环境影响评价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08-06 08:1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摘  要】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水体富营养化环境影响评价是规划和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鉴于此,本文援引其他文献,就水体富营养化环境影响评价予以浅议。 

【关键词】环保 水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 
        0 引言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指人为因素引起的湖泊、水库中氮、磷增加对其水生生态产生不良的影响。富营养化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一般认为,水体磷的增加是导致富营养化的主因,但富营养化亦与氮含量、水温及水体特征(湖泊水面积、水源、形状、流速、水深等)有关。 
        1 流域污染源调查 
        根据地形图估计流域面积;通过水文气象资料了解流域内年降水量和径流量;调查流域内地形地貌和景观特征,了解城区、农区、森林和湿地的面积和调查污染物点源和面源排放情况。  
        水中总磷的收支数据可用输出系数法和实际测定法获得。 
        输出系数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湖泊形态和水的输出资料,湖泊周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磷输出之和,再加上大气沉降磷的含量,推测湖泊总磷浓度、径流图、湖泊容积和水面积,估计湖泊水力停留时间和更新率,进而估计湖泊总磷的全年负荷量。要预测湖泊总磷浓度,除需要了解水量收支外,还需要了解污水排入磷的含量。 
        实测法:是精确测定所有水源总磷的浓度和输入、输出水量,需历时一年。湖泊水量收支通用式为:输入量=输出量+△储存量 
        湖水输入量是河流、地下水输入,湖面大气降水、河流以外的其他地表径流量和污水直接排入量的总和;输出量是河道出水、地下渗透、蒸发和工农业用水的总和。其中河流进出水量、大气降水量和蒸发量一般可从水文气象部门监测资料获得,有关各类水中磷浓度需要定期测定。地下水输入与输出较难确定,但不能忽略。  
估计地下水进出量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流量网的测量,用下式计算地下水量: 
        Q=K·I·A    (8-2)式中,Q——地下水输入或输出量; 
        K——水的电导率; 
        I——水流的坡度; 
        A——地下水流截面积。 
        以上从湖泊外部输入的磷称为磷的外负荷。由湖泊内释放的磷引起的富营养化称为磷的内负荷。在湖下层无氧气的湖泊中,沉积物释放磷较多,可能导致湖水实际总磷浓度的低估。 
 2 营养物质负荷法预测富营养化 
        Vollenweiderl969年提出湖泊营养状况与营养物质特别是与总磷浓度之间密切关系。Vollenweider—OECD模型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总磷负荷增加,藻类生物量增加,鱼类产量也增加。这种关系受到水体平均深度、水面积、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将总磷负荷概化后,建立藻类叶绿素与总磷负荷之间的统计学回归关系。      
        3 营养状况指数法预测富营养化 
        湖泊中总磷与叶绿素a和透明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Carlson根据透明度、总磷和叶绿素三种指标发展了一种简单的营养状况指数(TSI),用于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方法。TSI用数字表示,范围在0~100,每增加一个间隔(如10、20、30…)表示透明度减少一半,磷浓度增加一倍,叶绿素浓度增加近2倍。三种参数的营养状况指数值如表所示。TSI<40,为贫营养;40~50为中营养;>50,为富营养。该方法简便,广泛应用于评价湖泊营养状况。但这个标准是否适合于评价我国湖泊营养状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将1985—1987年北京六海TP平均浓度分别代入式,得TSI值为:西海66,后海56,北海72,中海74,南海75。指数值的大小反映了六海营养状况时空变化的实际情况,但按上述‘FSI>50为富营养的划分标准,六海全部属于富营养湖泊,则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说明应用该标准评价我国湖泊营养状况可能是偏严了。湖水过于浑浊(非藻类浊度)或水草繁茂的湖泊,Carlson指数则不适用。 
        有时用TN/TP比率评估湖泊或水库何种营养盐不足。对藻类生长来说,TN/TP比率在20:l以上时,表现为磷不足;比率小于13:1时,表现为氮不足。绝对浓度也应考虑。pH值和碱度对于湖泊中磷的固定和人工循环的恢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大型植物和鱼类种类组成、密度分布、体积、生物量或相对丰度等资料,对于评价湖泊营养水平、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湖泊环境变化状况有重要参考价值。 
水体富营养化预测还有评分法和综合评价法等。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条件选用。 
参考文献: 
[1]毛文永主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刘伟生主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