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套演进历程研究(2)
2 现代拳套
在现代格斗运动中为了拳手们安全的需求,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更多的护具随之应运而生。护具的存在是实战技击格斗得以更好的延续发展的良好保障,抛开一切的规则不讲,护具的存在可以使实战双方更加随意的击打,放开互博,减少实战双方一些不必要的损伤,而且对技术、技巧的要求将更高,比赛更具有观赏性。与此同时在赛场之外,还可以提升平时实战训练对运动员的保护,从而增加选手实战经验。现代拳套成为了在训练及比赛中对“彼”对“此”都具有保护作用的一种护具。安全的需求贯穿于现代拳套发展始终,而且是拳套继续存在发展最重要基础因素。
2.1 现在拳套史
现代拳套起源于现代拳击运动。现代拳击运动于18世纪起源于英国。那时,随着文艺复兴的影响,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中,“以人为本”强调了个人利益的绝对化。这一思想影响着拳击突出个人利益和追求功利的最大化,而不惜使拳击残酷、野蛮,甚至变成没有人性的搏斗。当时比赛不戴拳套,亦无规则和时间限制,直至一方丧失比赛的能力为止。针对当时拳击运动的特点,以及为了减少比赛中的不必要伤害,出于安全的需求考虑,英国著名拳击家J-布劳顿在1747年设计了拳击手套。
拳击史上最重要的转变发生在1865年,这一年第8代昆士贝里侯爵制定了著名的拳击规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拳击必须戴上手套,此后,拳击戴手套比赛逐渐流行开来。自从使用了拳击手套,拳手们的运动生涯可以更长久,因此他逐渐代替了古老的搏击方式。
1882年,沙利文和科贝特进行的重量级拳王争霸赛首次使用含有衬垫物的皮手套。1958年,出于对比赛双方选手安全的需求考虑,在第四次国际业余拳联大会上,规定手套重量由8盎司(227克)增至10盎司(284克),英国拳击联合会并主动要求为次重量级和重量级的新手套试用一年。1984年11月22~23日,在洛杉矶举行的奥林比克运动会拳击比赛上,出于观众娱乐、审美以及选手佩戴舒适度的需求考虑,规定体重67公斤以下的运动员,所用手套仍限于8盎司重;67公斤以上的运动员,手套重量为10盎司。但是,1994年11月21~25日,第13次国际业余拳联大会上,再次为了运动员安全的需求,讨论通过了在以后的比赛中运动员只能使用10盎司的拳套。
2.2 现代拳套分类发展
随着拳击运动不断地兴盛发展,拳套也随之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搏击运动项目所接受,并发展应用。出于安全、生理、娱乐、审美等各方面的需求考虑,人们发明和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全包裹式和分指式的拳套。
从实际的测试来看,使用全包裹式和分指式拳套在打击力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以同一位测试者的结果来看,同样直拳打击的力度最多在两个拳套间的打击力差异大约在30磅60磅之间(约13.5公斤-27公斤之间);但通常MMA的重量级选手的打击力大约会在500-700磅之间,所以这个差异是非常小的。但是,分指式拳套给人更加简洁、舒适、方便的感觉。
2.2.1 全包裹式拳套
全包裹式拳套常见于拳击、泰拳、散打、K-1等以此类为代表的站立式搏击;具体的划分通常都会比较多的按照拳击的标准进行重量和厚度的划分。比赛时按体重级别使用不同重量的手套,48-67公斤级要使用8盎司(227克)重的手套,71-91公斤级使用10盎司(284克)重的手套。业余拳击比赛出于安全需求考虑,主要靠技术得分来判定胜负,所用拳击手套大而且厚;职业拳击比赛主要靠激烈攻击或将对方击倒判定胜负,手套小而且薄。这主要是主办方出于观众生理和心理的双方面需求考虑,而且为了更好的娱乐观众,赚取观众眼球,从而获取更多利益。
2.2.2 分指式拳套
分指式拳套只是部分覆盖手背,手掌部分以及手指部分外露在外面,如同手套一般。分指式拳套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拳手的生理结构、舒适方便,以及外观审美等方面需求考虑而设计产生的。
分指式拳套最初构思者据说为李小龙。以剑道的笼手作为基础制作的,而最初在比赛中使用的日本选手为安东尼奥·猪木(于异种格斗比赛对杰克·维普纳一战),使用的是佐山聪的试验作品。之后佐山聪离开UWF,在建立Shooting(现修斗前身)时,由于在MMA比赛制度允许地面技和长时间缠斗,使用分指拳套可以解放手指提升抓握力和双方的控制与解脱。以及为了让以“打·投·极”风格的比赛顺利进行,在比赛中开始广泛使用了分指式拳套。到第14期UFC综合格斗顶级赛事开始强制佩戴分指拳套。现在几乎所有的综合格斗比赛都已使用分指拳套。
3 结论
需求是任何事物得以面世的动机,拳套的出现就是社会需求的结果。拳套随着历史的发展没有消亡,而是更加繁荣的发展开来,从单一问世到现在的各式各样,说明当今世界技击格斗更加盛行,社会对技击格斗的需求更加的强烈,对安全,审美的要求更高,而且安全的需求贯穿现代拳套发展始终,是拳套继续存在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因素。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