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跆拳道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面向21世纪的需要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20 16:4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梁西淋
分享到:

 

  摘要:文章阐述了跆拳道运动的起源、礼仪、特点和作用及其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分析了跆拳道运动在

  国际的发展及我国开展跆拳道运动的有利条件,阐明了跆拳道引入体育教学是面向21世纪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体育教学跆拳道礼仪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91—02

  1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体育课程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而教材内容的选择是能否实现这一途径的重要前提。面向21世纪中国体育教学的总目标是:完善体格,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掌握体育与卫生健康知识,技术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跆拳道正是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终身受益,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极好教材。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到21世纪,人们会更加喜爱和需要这项健身运动。

  2分析与讨论

  跆拳道的“跆”字,意为像台风一样猛烈地,强劲地跳踢的“脚”;“拳”意为拳头,用来进攻的武器;“道”是指人生的正确道路,在这里寓意使用手脚的方法和原理。40多年来,它努力向世界传播,已经风靡全球,成为一项时尚的体育项目。跆拳道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品势、格斗和功力检验三大部分。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注重对跆拳道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和遵从,每一次练习都要求“以礼始,以礼终”,培养人的礼仪、忍耐、谦虚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这对培养青少年民族意识尤其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跆拳道运动是以腿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因而比赛时气氛紧张激烈,双方斗智斗勇,拳来脚往,高难动作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人体的激烈对抗,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观看跆拳道比赛,可以激发人的斗志,鼓舞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同时可以使人享受到击打艺术的美妙感觉。

  2.1跆拳道运动是修身养性,培养人优秀意志品质的需要

  跆拳道练习虽然是以双方格斗的形式进行,但是不管它怎样激烈,由于双方都是以提高技艺和磨练意志品质为目的,所以在双方各自内心深处都必须有向对方表示敬意和学习的心理。因此在练习或比赛前后都一定要向对方敬礼,即跆拳道运动始终倡导的“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由于跆拳道是练习者精神和身体的综合修练,使练习者在艰苦的磨练中培养出理想的人格和体魄,并能够真正掌握防身自卫的本领,因而对练习者精神锻炼一环中就必须包括“礼仪”的教育和熏陶。“礼仪”是跆拳道运动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礼节是练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行为规范。练习的人要持正确的练习和认识态度,对跆拳道的历史、内容、特点、作用及教育意义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练习时衣着端正,头发整洁,对教练、同伴时刻都要表现出恭敬、服从、谦虚、互助互学的心态。谦逊和正确的言语,忍让和友好的态度,虚心和好学的作风也是跆拳道练习者应遵循的重要礼仪。礼仪不只是形式上的表现,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实施它,在长期练习和比赛的过程中逐渐将礼仪的形式转化为心理动力。将礼仪意识带到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锻炼人克己礼让、宽厚待人和恭敬谦逊的道德品质。即练习中要以“礼义廉耻,忍耐不屈,不挠克己”为宗旨,因此,可以培养人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品质,养成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造就热爱祖国勇于献身思想,为社会和国家练就具有优秀品质的建设者。而我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百折不回,英勇顽强,勇于拼搏的精神更是应该发扬光大,跆拳道的礼仪对这些精神的发扬光大无疑会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2.2跆拳道运动是强体防身,练就人健全体魄的需要

  跆拳道运动紧张激烈,对抗性极强,可使人强壮筋骨,提高各关节的灵活性及肌肉的伸展性和收缩能力,提高人的速度、反应、灵敏、力量和耐力素质,提高人内脏器官的机能和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增强人体的击打和抗击打能力。通过攻防练习,可以学习掌握实用技击术和防身自卫的能力,为保护自身安全和维护社会正义学习真正本领。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