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教育对终身体育的影响
【摘要】通过对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相关论述和以多个角度分析体育教育给终身体育锻炼带来的影响,并在当今高校终身体育教育状况与存在问题探讨的基础上,指出体育教育应当奠定学生终身体育之基础,以及强化对学生实行终身体育教育之对策。
【关键词】学生 终身体育 意识 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04-01
我们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育。做好对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育教学,是高校达到体育健康课程目标及价值的有效保障,是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体育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奠定能力之储备及心理素质之稳固基础。
一、体育教育对实施终身体育的作用
体育教育是现今社会对人体发展产生主导作用的活动,会影响到人之一生的体质及健康。所以,高校的一切活动皆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依据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精心建构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激活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于体育活动中的自我反馈意识的能力以及自主锻炼、自主控制与终身参与体育的能力,让体育教育在青少年身上所发生的影响长久地发挥作用,给终身体育奠下坚实的基础。一个人若想实现终生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则必须坚持长期的体育锻炼,可是影响终身体育的原因有许多,除了因自身体育观、社会责任感,自主锻炼能力等因素导致出现的影响之外,体育教育方面的因素对终身体育产生的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是体育教育教育,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体系中,处于连带家庭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中间部分,对履行终身体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体育教育应当奠定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现代教育倡导“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体育教育若是只注重阶段效应,而未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及健康奠下坚实基础,我们说此种体育教育教育是不能成功的。国家颁发的新《体育课程标准》中有很多方面体现了体育教育改革应当落实终身体育理念的措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对广大学生指明了终身体育的方向,即体育教育应当重点培育学生的体育观念和能力以及习惯,应当有意识地与终身体育接轨。从终身体育方面来看,体育教育处在中间环节,起承前启后的功能,既是终生体育之基础,也是发展我国体育战略的关键,体育教育采取体育课内外相结合的举措,为广大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当前高校对学生终身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高校终身体育教育的状况与终身体育发展不相适应,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终身体育的观念淡薄
在高校不管是教师抑或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淡薄,对终身体育理念认知不够,缺乏一定程度的深入了解。
(二)体育教育教育教学的内容与现代的高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以往我国体育教育教育教学的内容都是以竞技体育内容为主,而现代体育发展的趋势是以娱乐、休闲、健身及探险等方面为主体。
(三)投资不足,受场地设施等条件的限制
投资不足给体育教育教育的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对其他运动领域的拓展,体育设施等到环境条件局限了更多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
(四)严格的考核制度,侧面影响了学生实施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规范和程序化,将有助于维护体育教育课程的统一。
四、强化对高校学生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对策
终身体育教育业已成为体育教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针对当前体育教育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终身体育教育工作的状况与问题,提出如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强化高校终身体育教育工作
高校应当发挥体育教育的主体作用,全面展开终身体育教育宣传和引导工作。高校教师应当把开展好终身体育教育当做责无旁贷的重担,改变过去旧的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建构和调整体育教育教学内容,进一步搞活体育课堂氛围,不断增强运动的乐趣,以及具有健身娱乐性质的内容成分。在对高校学生实行体育意识的培育过程中,应当先从体育教育引导方面切入,要逐渐激活学生对体育的兴致,对现今体育发展的需求。高校之所以要运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教学及教学辅助措施就是为了把学生之体育兴趣和爱好可以持久地保留下来,促使其最终实现锻炼的最佳功效,并构成稳定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二)强化对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高校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不但依靠于对相关体育基本理论的学习,并且还需要依靠对体育实践活动的真情实感体验,屡次实践的过程是对真情实感的体验及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深化理解,当感性认识借助自身努力升至到理性认识时,体育价值观较好的构成,则会出现质的飞跃。所以,体育教育活动对培育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其特殊的作用。高校经常向学生灌输相关运动理论和常识、营养方面知识与保健方面的知识、卫生方面的常识与健康方面的常识,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锻炼对其终身健康的优越性,促成自主锻炼的优良习惯,为终身体育奠下基础。
(三)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高校学生的体育技能
高校应当把培养学生自发锻炼能力融会在整个教学阶段中,不仅要向高校学生传授运动技能,而且还应当积极培训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认知能力,让高校学生明确参与体育锻炼的意义与作用。而且,高校在体育教学中还应当培训学生于独立锻炼环境下的自主性,以及对锻炼的次数自我控制能力、锻炼时间的自我控制能力、锻炼强度的自我控制能力、锻炼动作的自我控制能力等,实现主动锻炼意识要求的目标,为终身体育奠下坚实基础。
(四)加大体育教育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
切实解决体育教育运动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增添体育项目,拓展体育活动范围,让学生对体育活动拥有更宽的选用余地,适应满足高校学生的各种不同需求,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上不要再拘泥于原来的竞技类项目上,应当有意识的向休闲、娱乐类等体育运动内容方面倾斜。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教学是培育学生拥有终身体育习惯的主要模式之一,是培育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的重点环节。当前终身体育已成为世界各地体育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体育教育培育人才不但需要着眼于眼前,更需要放眼未来。因此,体育教育教育教学应当充分利用好此历史机遇,把终身体育锻炼融入到的体育整体教学规划当中,促成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的良性的体育锻炼习惯。在提升高校学生的身心素质健康的同时,充分运用学生在高校学习的宝贵时间,有效培育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终身体育奠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晓东. 新中国普通体育教育课程指导思想体系研究:回顾、反思与建构[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01)
[2]付海涛. 浅析体育教育教育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影响[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9,(05)
[3]吕平. 论体育教育文化对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影响[J]. 大家, 2010,(10)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