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05 16:5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成伟
分享到: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被越来越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为了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重视和发展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游戏 方式方法 重要性

  游戏的应用能够使枯燥的体育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使活动气氛活跃,还能促进学生智力、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游戏,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游戏的运用进行探索。

  一、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时机

  游戏基本上可以出现在课程的任何部分,只要设计得当,准备部分就可以作为课堂常规的组织手段。它可以作为热身的一个内容,也可以用于提升专项准备活动的手段。

  游戏在基本教学过程中可以作为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能有效地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性,提高学习的效率,使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进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游戏出现在整理活动部分时可以对学生的心理、身体起到适度放松的作用,能够转移大脑的兴奋性,使人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

  二、游戏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1.开始前对游戏做好说明

  游戏开始前,应将学生组织好,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游戏的名称、方法、规则,提出要求,做好宣传鼓动工作。

  2.游戏的选择一定要合理

  学生的身心特点主要表现为关节性活动较好,而肌肉力量相对薄弱,因此选择游戏时必须符合学生的身体、生理、心理等特点,选择学生能够接受并通过努力能完成的游戏,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阶段的教学任务来选择,一定是有价值的、有思想性、有教育意义的。

  3.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和教学的组织工作

  根据场地、器材、人数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使得游戏显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性,激发学生的欲望,使体育课取得较好的体育效果。例如在篮球场可进行一些球赛接力、运球跑等项目,人数多的就多分几组。在操场上可进行“网鱼”“老鹰捉小鸡”等空间大的游戏。体育老师要全面掌握进程,控制局面,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补充,确保游戏顺利进行,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顺利进行,确保教学目标的完成。其次,要合理分组,培养体育骨干协助教师做好教学组织工作。

  4.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游戏时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是健康安全,在游戏活动中要特别注重安全原则,对游戏各个环节应进行安全检查。首先要注意游戏的动作是否引起伤害事故,动作幅度较大时,避免学生肌肉拉伤。其次是游戏的教法要合理,在使用负荷或投掷器材时,要考虑器材使用不当或掷出拾回器材时机不妥而发生的伤害事故。最后是要看场地安排,如每队每人之间的前后、左右间隔是否恰当。

  5.游戏运用要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年龄性别、身心特点、教材内容来创编体育游戏,使游戏和基本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培养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和习惯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需要,组织适宜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锻炼女生跳跃的“跳皮筋”“跳竹竿”,锻炼快速跑的“贴大饼”“背月亮”,锻炼反应能力的“掷沙包”“老鹰捉小鸡”等,这些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练习。

  根据体育课的情况,推陈出新,拾遗补缺,使体育课更生动、更新颖,也可以鼓励学生自编自创,在自导自练中锻炼身心、活跃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实际生活中创编的游戏并不多,大多都是在原有游戏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如“长江、黄河”,除采用站立式起跑外,也可采用蹲踞式、半蹲式等,“贴膏药”除进行圈内抓圈外同学外,在老师口令下也可以反向进行。这样对游戏进行适当的改编,亦能增加游戏的趣味性、生动性。

  四、运用游戏的实践效果

  教学与游戏的结合,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在感情上的融合和情趣上的共鸣。因此,学生会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教学和游戏的结合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赋予了学生一些独立的权利,使学生可以依据爱好参与相应的体育活动,并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促进学生个人性格、气质的发展。

  (作者单位: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