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教育的理念演变研究
摘 要 理念是一种哲学上的概念,体育教育的理念代表着体育教育的本质,而体育课程的目标与体育教育理念密切相关。本文就我国体育教育的理念及体育课程目标,以时间顺序从古至今整理、分析,以史为鉴,尝试着去寻找体育教育的本质。通过对体育教育理念不断的质疑和探索,为寻找体育教育的本质尽一份绵薄之力,并期待着体育教育理念的下一次思想突破。
关键词 理念 体育教育 本质 思想突破 目标
一、我国体育教育理念的发展
(一)我国近代体育教育的理念
我国近代的时间界限是指1840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这段时间期间,我国体育教育的理念是军国民主义,而体育课程的目标是以体操和游戏突出兵式体操从而达到强国强种。在清末民初的这段时间,1840年到1902年是我国近代体育思想的酝酿期,这时候体育课程还处于雏形。由于近代中国受列强侵略,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加上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商品倾销,大量鸦片荼毒人民。处于这样特殊的背景下,清末中国人吸食鸦片,导致身体瘦弱,遭受外国人的轻视,1896年10月17日英国人在上海《字西林报》登载的一篇文章中称中国人为“Sick man of East Asia”即东亚病夫。为了雪此耻辱,有志之士纷纷开展新式教育,引进体操,以达到“强国强种”,拉开了我们体育教育的序幕。
(二)我国现代体育教育的理念
我国现代的时间界限是1919年-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期间,我国的体育教育理念是借鉴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体育课程的目标主要在于传授运动技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爱国运动的冲击下,学校体育开始发生变化,1922年公布《壬戌学制》,1923年公布《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教学内容也由兵式体操为主,改为游戏、田径、球类和体操等综合教材。但是这个时期的体育教育的理念和课程目标仍处于相对匮乏的阶段,体育课仅仅是单纯的传授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这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所具有的独特性,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人心不定,很多人甚至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就更加提不上体育锻炼了。这也是在那个时期的体育人所能做的最大的努力了。
(三)新时期我国体育教育的理念
我国新时期的时间界限是1976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至今,1949年-1954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4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20年。
新中国建国初期,毛主席提出学校教育要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而几十年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以决定的方式确定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其中最直接体现和贯彻这一指导思想的学科便是体育学科。新时期我国体育教学思想出现多元化局面,产生出了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中蕴含着独特的体育理念。经过不停的发展,体育教育理念和体育课程目标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由课程目标我们知道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但要在体能、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方面有所收获,更要使自己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体育课程目标就是要实现如何培养人的这个目标。
二、我国体育教育理念的演变
(一)受特殊的历史时期的影响扮演适当的角色
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上,体育教育是不存在的,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统治阶级是不喜欢民风彪悍的人民的,他们不想底下统治的人民通过体育锻炼练就强健的体魄,从而给自己造成统治的难度,这个时期的体育教育理念和体育课程都是空白的。而在近代,由于国人积弱,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大肆入侵,知道身临亡国灭种危机的时刻才意识到我们迫切需要强国强种,于是才有了借鉴日本的军国民主义的体育的来到,这个时期的体育课程目标很简单,仅仅是强国强种,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体育教育的理念也很清晰,就是军国民主义。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国民党上台,开始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体育教育,对教学内容开始改革,体育课程目标也变成了传授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相应的体育教育理念也就变成了增强身体素质。
(二)不同教育阶段体育所处的位置不同
我国体育教育理念发展至今,体育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起色,但是在我国整体的应试教育为主的大背景下,体育被边缘化,很多中小学的体育课被占用,美其名为更好的为了各种考试。因此我国的体育教育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应该从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所处的历史和文化出发,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所代表的社会利益。
(三)受国际教育理念的影响
纵观我国体育教育理念的发展,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每一次我国体育教育理念的改革都是通过借鉴别的国家的体育教育理念进行的。国际上哪个理念占主导,我国就学习哪个理念。这样就导致了我国的体育教育理念缺乏本土性的东西,我们学习了外来的好的文化,却忘记了自己手中好的文化。
(四)体育教育理念的钟摆理论
在不同时期,体育教育理念所表现出来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近代时期体育教育理念军国民主义侧重于国家意志,到了现代时期体育教育理念侧重于社会需求,再到新中国建立初期体育教育理念又相对侧重于国家意志,再到改革开放之后体育教育理念侧重于社会和个人需求。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张益增.构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03).
[3] 刘斌.从体操到体育-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4] 卢晓中.当代高等教育理念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02).
[5] 房一平.对体育教育理念重新定位之我见[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