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高校体育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均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单单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对身体健康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体育运动已经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为了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教育部门已经开始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逐渐将运动训练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格、磨练自身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本文将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训练进行分析探究,从而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而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 运动训练 发展趋势 解决措施
一、我国目前高校体育运动训练的现状
(一)在各大高等院校的课堂教学制度中,体育课堂教学一直被学校和教师所忽视,对于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素质的教育就更不用想了。即使一些高等学校也会定期组织田径等体育比赛项目,但是学生们只是没有章法的进行训练,却没有完善的训练模式。虽然现在高等院校也相继增加了运动训练的相关课程,但是并没有将教学改革很好的落实下去,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是要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和体育器械,比如仰卧起坐和高低杠,那么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就会慢慢消失,有的学生甚至会对体育学科产生怠倦和排斥的心理。
(二)现今,各大高校的体育运动训练教学都是比较有局限性的,体育老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水平的高低。他们一般都没有经过专项的训练,也没有专业运动训练的经验。同时,这些高校的老师还要在体育运动训练之外承担大量的体育理论文化教学工作,所以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方法;另外,由于一些体育老师的经验不足,在训练观念上,他们也很难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这样单一枯燥的训练方式很难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体育技能。同时也阻碍了学生在运动训练中的创新能力,使我国高校体育运动训练面临着危机。
二、解决体育教学现状的方法
经过实践证明,运用成熟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教学,从体育教育的根本出发,才能符合体育教学的具体规律。所以对高等院校的体育进行教学时,首先,要了解教学大纲,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相应的运动项目,不单单要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培养学生终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并将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不断的战胜自我和超越极限。这样不但能够摆脱传统体育的固定教学模式,还能为建立学生坚持体育竞技的学习观念起到了积极影响,进而锻炼他们形成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性格;另外,还要完善高等院校体育的师资力量,学校要多安排体育老师进行深造学习,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结合其他学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教学经验,学习新时期体育运动训练的实施方案及训练方法。同时还可以吸收专业体育学校的高等人才或退役的运动员,为高校体育的师资队伍添砖加瓦,从而将高校体育运动训练科学化和合理化,进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的有效性,顺应了体育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体育教学中高校体育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
(一)高等院校学生自身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仅仅只满足于物质方面,大家都越来越重视保健和健康问题,而且在社会工作中,为了满足特色化的工作行业,人才也要不但要具备专业的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体育基础,因此,体育运动已经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对体育教学课堂内容也有了新的标准,不但要求学生强身健体,还要在体育运动训练上多样化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要。
(二)高等院校体育运动训练发展途径
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职业特征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但能够使体育运动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深入的发展,同时也是高等体育院校培养学生必要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利用体育运动训练创办特色教学,独树一帜,从而扩大学校的办学空间,进而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构建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训练途径。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的元素不断涌现出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单单是对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人才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为未来多变的社会工作生活环境做好准备。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运动训练中,要将科学观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合理的运动训练来提升学生的体育专业技能,扩展更大的体育教学空间,体现运动训练的体育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兴趣,构建一个健全的体育教学体制,有效完成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郑尚武.大学体育教育中影响学生学习动机诸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4)49-51.
[2] 王晏等.普通高校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对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5(3).
[3] 童丽平.《全国普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现状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6.27(2):9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