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探析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传统武术现今的发展状况,指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提出了传统武术要实现可持续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传统武术 传承 发展 策略
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传承与发展已有千年的历史,但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我们应该详细而又理智的思考当前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对此进行研究和分析,深入地理解当今武术的发展。
一、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受自身因素制约
传统武术产生发展于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之中,这种自然经济形态阻碍了人们的交流,人们的思想状况趋于保守,所以不同地区的拳种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很少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的宗法制度和家庭本位主义,注重血缘关系,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是拳种的传承与发展更加封闭,缺少外来的营养,极大地影响着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二)传统武术发展的不均衡现象
传统武术发展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农村与城市的武术发展不均衡。每当谈到农村与城市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经济问题,然而在传统武术发展方面也同样存在不均衡问题。可悲的是,在经济方面城市优于农村,但是对传统武术保护方面,由于农村受到外来体育文化冲击相对较少而要优于城市。其次是国内外武术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少林寺等电影对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国外掀起了武术热。众多资料与媒体调查显示,近年来,学习我国传统武术的外国人络绎不绝,其目的在于学习正宗的传统武术,渴望通过外部形体的学习、锻炼,逐渐领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圈。而我们自己却丢下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仿效别人的竞技体育模式,这是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
(三)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受历史因素制约
武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武术主要表现了军事价值,原始战争推动了军事战斗技能的产生随后武艺有些内容散入民间,具有了竞技性、娱乐性和教育性等功能,日常武艺不断丰富和日益壮大,历代国家统治者都把“崇尚武德,招揽武术人才、营造习武之风”成为治理国家重要任务在明清时期古代武术走向了鼎盛,之后随着火器的出现,武术的军事价值和技击性不断被弱化,军队进行传统武术训练技能的训练意识也不断被弱化,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转向了民间武术的个人行为。
二、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对策
(一)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协调发展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是源与流的关系,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是武术整体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有区别,又相互融合。传统武术是经历几千年文化熏陶而形成的,而竞技武术是在传统武术的文化基础下创造发展的,是国内外不同文化融合的产物。然而,在当代武术发展中,传统与竞技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发展不融洽的状况。竞技武术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地参照西方的文化模式进行发展,对于本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处于忽略状态,从而导致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变得不伦不类。而传统武术过于保守,传承过于狭窄,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导致其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衰退现象。因此,传统武术要向现代武术靠拢,巩固竞技武术开拓的阵地;现代武术要向传统回归,从传统武术中吸取营养,走融合发展之路,走大武术发展之路。
(二)集思广益,传承发展
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模式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变化,而现代化的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模式应该趋于多元化,因为多元化模式更适何全民健身,更顺应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的趋势,更是建立我国武术后奥运整体传承与发展模式的基础自我认为多元化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大众化。传统武术发展的稳固根基与有力跳板。传统武术的大众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对原有武术的保护,更是保持风格,与时俱进的创新式的自我发展。2.国际化。传统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最高巅峰。传统武术需要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我国的传统武术,毋庸置疑,传统武术对国外其他一些国家的武术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中国传统武术能在世界更多的国家发扬与创新,这对于中国及其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无上骄傲与自豪。3.教育化。传统武术发展的精神支撑与鲜活力量。传统武术的教育化发展主要是指其在各大学校的发展和普及,体育院系应对传统武术习练考生敞开胸怀,并且为从小习练传统武术的考生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进而使传统武术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
(三)突出传统武术的技击价值
现在传统武术基本是以套路演练为主,只是在演练中包含攻防意识而已,几乎很难达到技击实战作用。如果传统武术不能很好地突出技击实战价值,就失去了它最原始的意义。因此,在以后的传播过程中,传统武术的传承者应多注重武术技击价值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林,虞定海.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7):88.
[2] 周伟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统武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869-870.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