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文化建设中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向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目前的社会建设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经济建设,而是逐渐面向休闲文化建设发展,并且在东、西方休闲文化渗透和交流的同时,也对休闲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大众体育在休闲文化的作用下,逐渐由竞技性向健康、娱乐和休闲的方向转型,并且经过研究显示,大众体育和休闲文化相互促进的作用下,能够推进两者的共同发展。而本文研究的重点则是大众体育在休闲文化建设中的发展趋向及其促进体育休闲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休闲文化建设 大众体育 发展趋向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在生活方式上逐渐由忙碌在向自由和休闲转型,由此可见,国家生产力水平的评价可以通过休闲程度来进行评价。基于大众体育的目的是实现娱乐和健身于一体,宗旨是满足人的身心需求,这样就使得目前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并且在组织形式和开展内容上也具有多样性,并逐渐成为了重要的社交活动,有效的推进了大众体育的发展。
一、大众体育在休闲文化建设中的发展趋向
政府指出人的基本人权就是休闲、健康和娱乐,并且通过带薪休假等改革制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并且目前大众对其诉求和认识也在逐渐的增强,这样就有效的推进了休闲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较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上还具有滞后性,因此必须加强文化挖掘,以历史文化作为当先休闲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胡锦涛强调的,这里的和谐包括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而这恰好也是休闲提倡的主旨。休闲既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教育理论和社会构建理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马克思指出,休闲是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属于人的追求,并非是以所得存在和生存为目的,而是为了社会和自我。在休闲与社会构建理论衔接的情况下,就会推进休闲经济的发展,并且向休闲趋向变化,可以说当下的社会新资源就是休闲,并且与人的休闲产业和思想具有密切相关性。
其中在众多的休闲活动中,体育运动就是其中的一种,且具有娱乐和健康的功效,对于所有职业和年龄的人都适用,是所有人共同的目标。在当下的大众体育代名词中就包括了休闲体育,将竞技化退去,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并且以户外运动为主,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这样就使得大众体育逐渐由室内向户外发展,在发展空间上得到了很大拓展。由此可见,大众体育将面向健康、娱乐和休闲发展,并且推进休闲商业的发展,成为后期体育事业发展的主线,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二、国人的休闲观念和取向
这里的休闲并不等同于空闲,是指在闲暇时期进行的健康积极活动,与中国传统的休闲理念之间存在者显著的差异性,在过去,休闲属于一种静态的模式,强调的是内在和修身养性,而国外则是对外在表现的强调,也就是参与各种冒险性、挑战性活动,挑战了封闭和保守思想,具有时代性特征。因此,人们对休闲的理解更加侧重于西方理念,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我国的主流。
无论是哪一种理念和说法,都是将人的内心毫无顾忌的表达,崇尚的是享受、安宁、愉悦和平衡,是一种心态的代表。同时西方国家也吸取了我国的理念,虽然在内涵上国内外有动态和静态之分,但是在心境上却具有相同和相似之处。目前广受人们追捧的休闲形态既有中国传统式也有西方式,使得当下休闲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同时还实现了价值和多元文化形式的融合、交叉与碰撞,由此可见,中国人在休闲观念上正在逐渐发生转变,并且通过行为具体展现。目前备受推崇的休闲运动方式主要包括了跳伞、漂流、攀岩和登山等。
三、发展休闲化大众体育的策略
(一)推广观念、培育活动主体休闲文化离不开人的参与,因此,要想保证休闲文化更好的推广和开展,就必须让人们逐渐从认知上转变,而具体的做法是相关部门的人员将体育休闲观念正确树立,并且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推广。并且在信息媒介的支持下,进行相关活动的开展,保证周期性、组织性和计划性,并且在各种手段的推进下,使人们将健康积极的体育休闲观树立形成,并成为终身性体育。
(二)以社区文脉为基点,由于地域受到文化脉承、氛围和自然地理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休闲化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以上几点,联系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立足于传统文化,使公众文化价值取向上具有鲜明性,并且将社区广场休闲文化品格在休闲体育的推进下,实现品质的提升,将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充分的发挥,同时对社区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调整,将休闲体育活动适宜的开发。
(三)将文化产业化道路拓展一是将人们对休闲体育文化的消费需求扩增,保证休闲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二是将休闲化体育沿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将盈利作为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资金,促进大众体育的休闲化发展。
四、结语
未来积极步入自然的人将会越来越多,并且在娱乐场地和形式上也会日渐丰富,并且休闲化的大众体育也将成为人们缓解压力和疲乏的重要路径和手段,同时也是寻求身心愉悦的最佳方法。可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人们离不开休闲化的大众体育。
参考文献:
[1] 廖军,刘斌.论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构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 熊曼丽,饶平,邓奎.我国城镇社区体育文化旳特点、功能及研究现状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5.
[3] 彭永群,杨小球,曹刚.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3).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