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角下体育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策略
摘 要: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营造对本国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在全球化视角下,体育已经成为构建和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大型体育赛事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民族传统体育彰显中华文化魅力,体育明星树立中国人的新形象。体育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拓宽体育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普世价值、提升体育文化的战略地位、正视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体育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发展策略。
关 键 词:体育社会学;体育全球化;国家形象;体育文化;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5-0021-04
对每个人来说,“全球化”都是世界不可逃脱的命运,是无法逆转的过程[1]。在这个不容回避的全球化时代,体育全球化作为文化全球化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逐渐成为一支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通常包括国家自身的客观形象和外界对于它的认知两个方面[2]13-14,它的基本要素由核心价值观、政府与内外政策、产品与服务和公民素质组成[2]17。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推动国际交往,提升国家竞争力。然而,国家形象设计项目组关于中国对外传播研究,选取美国3家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报》,对2005年全年涉华内容的243篇报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肯定性报道占总数26%,否定性报道占34%,中立报道占40%。英国广播公司(BBC)2013年全球服务调查的结果显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印象转差,降至8年来的最低点[3]。美国和英国是西方国家的代表,媒体报道的倾向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认识,而美英两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一直以来都存在偏见和误读,致使两国民众甚至世界人民不能客观、公正地认识中国。
国运兴、体育兴,体育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在世界舞台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强化国家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形象。体育既是展示国家形象的主要途径,也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或举办全球体育赛事,一方面运动员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和取得的骄人成绩,改变着外界对中国人的看法,为中华民族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认可;另一方面,举办全球体育赛事主要是国家行为,比赛的成功举办为国家树立了信心,并赢得国际信任,有利于开展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1 体育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
体育作为一种世界共同的语言,在全球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与交流,为展现国家实力和影响力提供了平台。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文化成为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4]。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国际性体育赛事是集中体现体育魅力的舞台,各国在这些大型的国际体育赛事上,争相展示自己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和文化魅力。体育成为和平年代各国显示自身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主战场,它已超越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和挑战身体极限的范围,更多延伸到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和文化繁荣的领域。在全球化的视角下,体育已为我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 大型体育赛事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球盛大的文化活动,“五环”是权威性最强的全球性体育符号,奥运会是最成功的全球化仪式,奥运会金牌是显示度最高的追踪目标[5]。我国竞技体育在2008年达到顶峰,取得了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给我国的不仅是金牌总数的提高,更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2007—2008年《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负面报道、中立报道和积极报道所占比例分别为36.5%、52.3%和11.2%[6],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北京奥运会之前,美国媒体对中国的评价是负面多于正面,他们对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抱有观望和不信任的态度,抓住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官员腐败等事件进行选择性报道,以使国外民众对中国形成负面、消极的评价。
在国际舆论压力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成功举行,中国给世界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开幕式的更大功劳,则在于把赛前的种种杂音一举消弭,让奥运会重新回归关注体育比赛的轨道。在中国政府和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北京奥运会圆满落幕,中国人民以“完美无瑕的组织工作”(罗格语)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除了北京奥运会外,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和南京青奥会等国际性大型赛事也对提升我国国家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州亚运会开启了增设非奥运项目、盘活体育赛事赞助活力和拍摄亚运首部官方纪念电影《缘聚羊城》等一系列的公共外交活动,使“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理念深入人心。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增加了民族凝聚力,展现了我国和平、开放、平等的新形象,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赢得了世界,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尊重和支持。
1.2 民族传统体育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外要内刚”、“贵和尚中”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7],表现出中国文化务实、创新、宽容、团结的精神面貌。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更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品,蕴含着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相对于其他文化形式,更能彰显我国文化魅力,提升我国文化吸引力和美誉度,进而在国际社会树立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比如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国外广受欢迎,虽然我国表演艺术种类繁多,但在英美的演出市场长期占据一席之地的,只有杂技和武术[2]105;河南电视台主办的《武林风》节目,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喜爱,经过9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武术与世界顶尖格斗赛事进行切磋的国际舞台;伴随着功夫影视、武侠文艺作品等在国外的广泛传播,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kung fu”(功夫)一词被收进英语词典,并在国外掀起了学习中国功夫的热潮;为了让外国人更好了解中国文化,加强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截至2013年9月,全球已建立435所孔子学院,其中所开设的中华传统体育课程,比如武术、太极等受到国外民众的喜爱,事实证明,民族传统体育在孔子学院的传播对于树立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软实力也极为有利[8]。
1.3 体育明星树立中国人的新形象
传播学说服理论认为来源的可信度可以增加传播信息的可信度,怀特海德还发现了评价来源可信度的4个主导因素:值得信赖、专业性或能力、活力、客观性[9]。以姚明为例,他不仅在NBA球场内展现出娴熟的球技和谦虚、勤奋的工作态度,在场外还热心公益,积极从事慈善活动,所有这些使他成为一个值得公众信赖的人。对于一种产品来说,高知名度和被认为值得信赖的人所代言的产品,更能获得受众的认可,并表现出购买的意愿,产品的销售情况就较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运动员在公平竞争的国际赛场上的诚实表现,以及所展示的高超技艺、卓越成绩和阳光灿烂的活力形象,组成了国家信息来源可信度的4个主导因素,由运动员所代言的国家形象,能更好得到国际社会的信赖,逐步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的态度。因此,体育明星的个人形象影响着国家形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他们成为了国家的“名片”。在“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中,虽然候选名单涵盖众多领域,但体育明星每年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例如刘翔、丁俊晖、姚明、常昊、李娜、林丹、林书豪等榜上有名。体育明星作为文化输出的“窗口”,架起了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