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体育健身保障机制研究(2)
(二) 构建高职院校教师健身保障机制的客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健身保障机制构建的客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则主要有:没有时间、没有场地以及缺乏科学的健身指导三点。
首先,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一般除了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之外,还需要承担带队实习的任务,而且随着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扩招和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学生技能要求的提高,实习的任务逐渐增加增重,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至于高职院校教师的任务普遍较为繁重,工作压力普遍较大。而且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数在完成工作任务之余,还需要分心照顾家庭,因此,很多教师在面对健身的问题时,均表示没有时间能够长期执行,从而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师体育健身保障机制的有效构建和长期落实。
其次,在上文研究的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体育健身现状中针对高职院校教师体育健身场所的选择所做的分析可知,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健身场所的选择仍较为局限,多数都是根据“就近原则”在距生活区域较近的公路、公园或是操场、单位的体育场馆进行的。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体育场地和场馆设施主要是为学生服务的,而且随着近些年的扩招,很多高职院校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甚至连学生的体育需求都无法充分的满足,更不用说教师的锻炼问题了,从而使得教师的体育健身场所十分有限,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更不利于高职院校教师体育健身保障机制的有效构建。
最后,缺乏科学的健身指导也是目前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体育健身保障机制构建和落实的一项重要因素。对于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他们具有健身的良好愿望,但是却不知如何开始,也不知道应选择什么样的健身项目更为合适,从而由于缺乏健身知识以至于实际的健身活动无从下手。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健身指导造成的。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就会成为高职院校教师体育健身保障机制构建过程中的一个障碍。
三、 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教师健身保障机制的策略分析
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教师保健机制,需要政府、学校以及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教师的体育健身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才能够确保高职院校教师健身保障机制的有效构建。以下就从政府、学校以及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三个层面简要分析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教师保障机制的策略。
(一)政府层面的策略
首先,为了确保高职院校教师体育健身保障机制的有效构建,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更为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来落实和推进“全面健身计划纲要”的相关内容,从而为高职院校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体育健身保障机制的有效构建;其次,为了确保高职院校教师体育健身保障机制的有效构建,政府应积极发挥自身的舆论宣传和引导作用,利用各种类型的大众媒体来加强关于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为高职院校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的有效开展创建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并以此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对体育健身的了解和认知,从而间接地推动高职院校体育健身保障机制的构建进度。
(二) 学校层面的策略
首先,学校应注意改善和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环境,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改善工作条件的方式来提高教师可用于体育健身的时间,从而为高职院校教师体育健身保障机制的构建和落实提供最为基础的时间保障;其次,学校应注意构建科学的健身指导系统。将健身指导系统纳入健身保障机制之中,通过为教师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和健身帮助,来确保构建高职院校教师体育健身保障机制的可行性;最后,学校应注意加强学校健身资源的开发。通过加大建设力度、建设和完善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等方式,提高学校教师体育健身的场地条件,为高职院校教师体育健身保障机制的构建提供所需的场地设施保障。
(三)高职院校教师自身层面的策略
在高职院校教师自身层面来说,面对教师体育健身保障机制的构建问题,高职院校教师应主动通过提高对体育健身价值的认识、对体育健身知识的了解以及客观的分析自身的体育健身需要等多种方式来增强自身的健身意识,并利用合理安排时间和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等方法将体育健身活动付诸实践,从自身做起,通过自身的行动来促进教师体育保健机制的构建和落实。
参考文献:
[1] 王崇喜,袁凤生,姚树基,赵宗跃,李鹏,张学研.我国不同职业人群的体育现状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09).
[2] 查春华,马楚虹.浙江省高校教师健身行为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
[3] 李达伟.对辽宁省高校教师余暇体育行为的调研[J].辽宁体育科技.2005(0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