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休闲体育活动“动”与“静”特征浅析
摘 要 从休闲内涵及其休闲活动的目的为切入点,针对人们在参与日益丰富的休闲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身体与精神,体力与智力以及活动形式的“动”与“静”特征,浅析人们在休闲体育活动中需要获取平衡的条件与要求。
关键词 休闲体育活动 动静特征 平衡
休闲与休闲体育作为一种时尚流行于社会,同时休闲与体育休闲是发展才能,激发人们去创造新的社会财富的有效途径[1]。随着我国假期的增多,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休闲体育活动也逐渐成为了当代人备受青睐的活动方式。休闲体育最终是使人们身心得到良好发展的方式,然而这种好的方式的表达结果因人们使用的重心不一而顾此失彼,这是在我国转型期所出现的一种突出现象,这种现象折射出休闲体育活动结构“动”与“静”不平衡状态[4]。
一、关于休闲活动的认识
(一)发展身体素质的动态式活动
目前,休闲体育的活动形式较多,我们所指的动态式活动就是具备一定的身体运动强度。当下较新潮的运动式休闲体育活动(例如:高尔夫球、保龄球、登山攀崖、滑翔翼等),具有一定活动空间的休闲体育活动包括(山地自行车、户外拓展、攀岩等),按领域区分活动包括(划船、赛艇、帆板、潜水等)内容[3]。这些休闲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们必须在活动的过程中来完成,也就是讲到得动态式活动。这类活动大多以健身为主,对发展身体素质,锻炼身体机能有着一定的促进性作用。其特点是在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上都可以由自己控制,随意。它不仅可以缓解紧张的工作及生活压力,重要的是能健体。
(二)调节心境状况的静态式项目
这类休闲体育项目是人们以智力运动为途径,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追求身心和谐为目的。近年来在人们空闲时间越来越多的驱使下,棋牌活动、电脑游戏等休闲项目已经成为燎原之势。这里所讲到得棋牌类包括(麻将、扑克牌、棋子类等)。这些休闲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们只动脑,不动身的静态式项目。包括现在新潮的电脑游戏以及“桌游”项目在内,这类活动大多消耗的都是脑力精力较多而不能起到健体的作用。但这类活动(以麻将为例)人们虽知道对身体机能会造成损害,可在利益的驱使及精神的支持下,还是会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和爱好。
二、休闲体育活动“动”与“静”特征所存在的问题
(一)人们对休闲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
动态是人们可以看到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换言之,动态对发展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有着积极地作用。静态是人们看不到事物有任何变化的状态,那么,这样的活动方式提高身体素质的功能几乎为零。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在参加一些动态的体育活动或休闲活动时,有时候出现的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方式。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乃至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以静为主的休闲体育活动方式,主要是以神经信息的传递运动为主,其目的在于使人们心情愉悦。并对调节、摆脱、解除和补偿人们由于劳动和工作所造成的枯燥感和疲劳感,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性的作用。从而,此类发展心智和修身养性的休闲活动开始逐步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类活动也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多元化增长的休闲需求。可当今社会参与此类活动的部分人群是带有一定欲望和目的性,他们在过度闲暇的时间里,在利益和金钱的支配下无法自拔。物极必反,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根据有关数据表明,这种在支配利用休闲时间分配上的不合理的,对今后发展我国休闲体育活动有着较大的制约性。
(二)休闲体育活动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失衡
休闲体育活动的本身价值就是为了发展身心,及身体与精神的统一。但是,现代人无法把握身心统一的平衡。这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无法树立正确的休闲健身意识,因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例如,一部分人经常参与静止性的休闲体育活动包括桥牌、麻将、象棋等活动方式来达到休闲的目的。这些休闲体育活动虽然是以修身养性为主,对身体素质的发展没有功效,但娱心功能确不可小视,这也是人们乐此不疲的根本原因,导致一些人在这样的活动中时间过量,精力过量。还有一部分人参与以动为主的方式来进行休闲(例如钓鱼、放风筝等),但是这类运动量和强度方面都有所欠缺,也未能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但另有一些休闲体育活动若带上比赛性质(例如骑自行车赛、攀岩赛、帆船赛等)参赛人员为了达到目的,可能就会过度和过量的进行运动,这又产生了超负荷的健身效果。
以上便是现代人们在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时,活动内容与形式失衡的几种表现,所以,积极的树立人们体育健身意识,达到休闲体育活动内容形式相平衡,才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休闲体育。
三、小结
通过从休闲体育活动的认识,阐述了休闲体育活动“动”与“静”的形式及存在失衡的问题,根据现代人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浅析,说明我国休闲体育活动还存在一种不平衡的。树立人们正确的休闲意识和体育观念,时刻提醒人们在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积极达到动静平衡和身心平衡的良好状态,引导不同的人参与不同的休闲体育活动。从而,才是实现休闲体育活动,动与静相统一,身与心相统一,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春兰,赵仙伟.论休闲与休闲体育[J].体育与科学.2003.
[2] 卢锋,刘喜山,温晓媛.休闲体育活动的分类研究[J].
[3] 杨芳,张军献.关于休闲娱乐体育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4] 吉斌.休闲与休闲体育活动结构“动”“静”失衡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
[5] 喻坚,孙有智.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