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谈公共艺术在环境中的“和谐”原则(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08-25 14:4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彦彤
分享到:

 


  公共艺术作品在创作前要考虑其环境因素,如地铁站是人流量很大但停留时间很短的地方,这里放置雕塑类作品占地方。一些地铁站出现了装饰性的壁画、浮雕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与环境产生了和谐统一的效果。以北京地铁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地铁进行了布置画的创作,集结了全国在创作上有成就的画家,材料以油画为主,后来因为材料禁不住时间的考验,加上文革时期结束后社会难以容忍,最终还是被取消了。这就说明了公共艺术作品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和谐统一,也需要材料与环境的和谐最终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公共艺术作品需要与环境产生呼应关系,需要时间的考验,这就要求作品与环境形成统一与和谐感。日本在公共艺术发展上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国家,艺术家在日本的某一地铁的出口处放置了一个抽象的雕塑,作者在三维实体内通过凿洞的方式,提供给人们一个抽象的方法,从这个洞中看过去是梦想还是现实。这件作品不仅体现出在一个特定环境展现的公共艺术,同时另过往的人产生思考,可以说作品与观者产生了一定的互动关系。
  (2)重视与大众的互动体验
  如今有些公共艺术作品,注重与大众的互动体验。这一新鲜的形式,是把艺术介入大众的一种方式。另大众在公共环境中有了体验的同时,也就有了情感的体验,当大众把作品注入了感情,大家会喜爱或者把它称为“代表”,是一种和谐统一的高度表现。目前中国的公共艺术表现出与公共参与的作品较少,在国外更多一些。在美国提出了百分比法案之后,不论美国还是欧洲都大大加大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越发注重公共参与,让市民对城市多了一份情感的表达。
  三、公共艺术在室外公共环境中的“和谐”表现
  室外公共艺术指存在于户外环境或自然环境中的室外公共艺术作品,经常出现在广场、公园、商场周边等。室外公共艺术材料运用丰富,如金属材质,玻璃材质,陶瓷材质等,这些材料都禁得起天气变化的考验。
  (1)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表现
  室外环境的公共艺术,常要曝露在户外必然与自然环境有了一定的联系。在大树的陪衬下和各种植被的呼应下,若搭配上与环境产生和谐的公共艺术作品,对于环境本身无疑是增添了另一道风景线。公共艺术作品不能脱离环境的依附,也不能破坏了环境,艺术家在进行公共艺术策划、论证和创作过程中,应该具有生态审美价值的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作为自然环境公共艺术主要的表达内容。罗伯特·史密森是最早在自然环境公共艺术中表达明确观念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螺旋形防波堤》以壮阔的大自然为场地和画布,将观念融于其中,在艺术探索的同时,他尤其追求这种人造痕迹与大自然原始痕迹间的对比效应,蕴含着保护自然环境的深邃内涵,并为观念、行为、材料、自然这四个因素的结合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突破口。
  中国当代自然环境公共艺术创作应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如“天人合一”等观念要灵活运用。因为‘天人合一’观至少包含着两点,一是整体思想,二是平等观念,这是截然不同于西方主客二分思想的哲学观,是中国哲学蕴含着丰富生态思想的生动写照。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融入自然环境公共艺术的创作中,既是中国公共艺术创作者的使命,也是中国艺术家的优势所在。
  (2)与建筑呼应的和谐表现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