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传媒专业大学生业务素养提高之我见(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08-28 09:3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佟伟东
分享到: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以理论为主,很少有直接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果要学生能够在具体应用当中发现自身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要从低年级开始就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让他们按照媒体单位的实际操作流程应用已经学到的知识,甚至直接参与到媒体实际工作中。

  学校(二级学院)应该创造这样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体验媒体"的可能。通过时间的增加,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尽早具有媒体的职业体验。

  2.横向拓宽实践教学范围,增加传媒专业学生进入该产业的砝码。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的传媒专业都拥有可用甚至比较专业的制作设备,包括平面媒体需要的相机、广电媒体的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等。日常教学中,这些价值百万、千万的设备,除了实验课的45分钟或90分钟时间内让学生看看、摸摸,听听讲解、尝试操作之外,大部分时间发挥不出其他效益。传媒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些设备满负荷使用也会很快落后,何况闲置?因此,尽快唤醒这些"沉睡"的设备,让它们成为传媒专业师生进入产业领域的工具,应该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师生分组配备制作设备,尽早开展带设备实习。

  除去部分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之外,大多数高校所在城市媒体限于自身实力,虽然拥有合格的技术维护人员,但制作设备数量往往捉襟见肘,经常不能满足编采业务需求。针对这种现状,高校方面可以把传媒专业的师生编组,携带教学设备到传媒单位实习。这样,学生可以在媒体实践中学会设备使用,媒体设备不足的现状能够得到改善,从而增强媒体接受实习生的意愿,同时,高校的教学设备也可以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维护,可谓一举三得。

  与媒体合作,促进高校、媒体双向人员进入。

  国内现有媒体,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媒体中,沉淀了很多20年前就进入传媒行业工作的从业者。这部分员工业务熟练,但对行业前沿动态知之甚少;反观高校,传媒专业的教师理论修养、对行业发展动态的研究层次较高,但大多不具备媒体从业经历。两者对传媒专业学生隔断式教育和辅导,难免造成学生理论、实践偏向一方的知识结构。因此,加强高校与媒体合作,在校内开办选修课,由资深媒体从业人员介绍编采业务流程设备操作技能;在媒体内部开展研讨,聘请传媒专业教师从行业发展角度研究、指导媒体业务开展,参与栏目、节目策划、制作,并增加学生对这些业务内容的接触,将形成双赢的格局,新闻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

  依托互联网,尝试开办覆盖高校,甚至部分社会面的实验性媒体。

  高校开办媒体并不是非常新鲜的话题。创办于1908年的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就拥有九大实践基地。极为贴近实践的教育方式让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人才辈出,该校的毕业生有不少人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在国内,2003年,浙江传媒学院就成立了实验电视台,经浙江广播电视局批准,这座电视台如今已经覆盖了整个杭州下沙高教园区。

  互联网的发展,为视频传输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高校的传媒专业可以联合所在城市的其他院校、单位,利用自身设备、人员力量,开办实验性媒体。这样,直接的效果是能够让在校学生按照媒体运作流程接触实践,间接效果还可以创造学生接触市场运作、商业合作等传媒产业发展的其他方面。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校期间即创办网站、制作公司等产业实体。

  如今,很多高校都给学生提供资金、场地支持,鼓励年轻人创业。适应这样的时代基调,高校传媒专业也可以尝试由教师指导,辅导在校学生创办网站、杂志、制作公司等面向社会服务的产业实体。市场经济的铁律是,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层出不穷的制作公司说明市场对社会化制作需求量在不断增长。高校提供方便,让在校学生创办传媒产业实体,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把原本仅有书本知识的"半成品"锻造成为合格的传媒人才,也能够增加未来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生存技能和就业可能性。

  利用校内资源,在本地域、甚至跨地域寻找为媒体配套生产的机会。

  2009年7月16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各地广电局下发文件《广电总局关于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修改稿)》,三年后,制作与播出分离已经成为电视媒体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中国好声音》等轰动全国的效应就充分说明制播分离的成功。不仅仅是电视,现在,合作、外包等生产方式甚至早就超出传媒行业。对于大多数高校的传媒专业来说,独立生产《中国好声音》这样水准的电视栏目,或维护门户网站级别的网络平台的确不现实,但为电视媒体负责部分拍摄、剪辑业务,为广播、平面媒体承担一些资料收集、文案策划、初级编辑等业务就显得比较轻松。因此,高校传媒专业可以和当地媒体多方联络,甚至跨地域争取类似的配套生产,创造机会让在校学生成为传媒产业链上的生产者,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合格的传媒人才。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