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伊莉莎·杜立特尔的伦理困境(2)
在息金斯那里,伊莉莎只是一个卖花女,但她所学的礼仪及又使她强烈的感觉到她不是卖花女,因此她不得不向其他人寻求自身身份的确认。当伊莉莎与息金斯吵架之后,她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什么,正如她所说的:“我卖花,并不卖我自己。现在你把我变成了一位小姐,除了卖我自己以外,我倒不能卖别的东西了”。ii离开息金斯以后,她向息金斯夫人求助,请求指点。和伊莉莎一样,她的父亲杜立特尔的伦理身份因为息斯金的一封信而发生了变化。同样是伦理身份发生重大变化的两个人,实际上他们彼此之间都无法承认对方的身份,无论外表怎么变化,他们彼此都感觉现在的身份十分奇怪,他们由下层贫民走向上层贵族,这中间的各种不快皆源自于伦理身份的困惑。他们无法真正融入上层社会,又不被原先的下层社会所接受,处于双重夹击之下,陷入伦理两难的困境之中。
伦理身份随着伦理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发生变化,伦理身份和伦理环境具有相互的适应性。如果二者发生冲突,必然产生身份困惑。伦理身份完全发生变化的伊莉莎在不同的伦理关系中获得了不同的身份确认,这种双重的身份焦虑使得伊莉莎的伦理身份意识更为强烈,她开始逐步的反思,思考她如何适应社会,将来如何生存,伊莉莎的选择则成为解开身份困惑的关键所在。
三、身份困境中的伦理选择
在《匹克梅梁》中,萧伯纳塑造了杜立特尔和伊莉莎父女形象,他们都是被改变的对象,伦理身份都发生了重大转变。但是伦理身份发生变化之后,他们各自的处境却不尽相同,尤其是伊莉莎,由于身份困惑而面临两难选择。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萧伯纳费边主义思想存在的问题,采用温和的方式缩短下层社会与上层社会的差距是不现实的。
由倒垃圾的贫民变成富翁和著名演说家的杜立特尔,身份的重大变化使他失去了作为穷人时的快乐,生活习惯上的各种变化使他极为不乐意,但是他依然能够继续以上等人的身份生活下去,也必须周旋于上流社会。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杜立特尔有维持上等人生活的经济基础,他能够像上等人一样不为生活所迫,购买奢侈品,穿着高贵,参加各种宴会活动,他的物质条件使得他有被上层社会认可的基础,因而他的身份是和他所生活的环境是相得益彰的。尽管他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相违背,但他有适应现实的资本。
而对于伊莉莎而言,她却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在上流社会的贵族看来,她是位小姐,甚至是尊贵的公主,而实际上她除了外表符合贵族的标准以外,其他的一无所有。她没有贵族背景,没有权利、金钱,除了她自己以外,她什么也没有。没有经济基础的伊莉莎能否适应上层社会的生活,这是伦理身份发生变化所造成的伦理困惑。摆在伊莉莎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保持贵族小姐的身份,努力生活在上层社会,一是回到以前买花女的生活,然而这却使伊莉莎陷入了伦理两难的局面。一方面,如果她选择回到过去,她的小姐身份却限制了她谋生,下层社会的人如何接受一位小姐在街头叫卖,在他们眼中,伊莉莎就是一位尊贵的小姐,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卖花女了;另一方面,如果伊莉莎继续做小姐,那么她又缺乏作为小姐身份的经济基础或家族背景。无论伊莉莎如何选择,她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自己的伦理身份。
伊莉莎面临的两难选择从侧面反映了萧伯纳费边主义思想的问题所在。萧伯纳希望通过改良的方式弥合下层社会与上层社会的差距,正如文本中息金斯试图通过语言、外表礼仪等将伊莉莎塑造成公爵夫人一样,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伊莉莎得到了小姐的身份,看似成功了,但实际上是缺乏现实基础的,这种不计后果的改变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它使人处于边缘状态,无法回到过去,又无法融入现在,处于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伊莉莎或许可以借助息金斯或辟克林的力量经营花店,或者寻求其父亲的庇护,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伊莉莎都可以如此。萧伯纳在剧本最后采用开放式结局,表面上是安排伊莉莎嫁给佛莱蒂,实际上伊莉莎并没有找到出路,这也说明作家本人也意识到了自身思想的局限所在。
结语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