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追溯石文化,行走石砾间(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09-16 09:3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北极
分享到:

 

  我们到达乌鲁鲁的那一天,正赶上天气变化无常,要知道,这可是欣赏乌鲁鲁的最佳时机了。乌鲁鲁中混杂着大量的氧化铁成分,所以通常会呈现红褐色,并且在表面浮现出一道道曼妙的曲线。在阳光照射下,它会随着光线的角度不同而发射出不同颜色的光芒--火红、橘红、橙色、暗黄……阴雨绵绵时,它会一脸铁青,让人们顿时感受到它的威严气势。一整天内,我们随着天气的变化不断转换着观赏角度,将五彩斑斓的乌鲁鲁收入眼底。

  今年6月,我借着去河北承德避暑的机会去到了著名的"磬锤峰"。"磬锤峰"得名于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认为其山峰形状酷似锤子,便为山峰定名为"磬锤峰",后人也通俗地称之为"棒槌山"。磬锤峰独自矗立于平缓的山峦之上,如擎天石柱一般高高耸起;它上部略粗、下部略细的自然形态总是引来人们无限的想象--定海神针、上帝的拇指……各种形象的比喻为磬锤峰添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磬锤峰的形成是有科学依据的。根据地质学家考证,大约1.5亿年前,磬锤峰这片区域仅仅存在着一些散落的泥沙与石砾,它们经过沉积作用而形成较为完整的岩石,并随着地壳的变迁逐渐上升为陆地。但就磬锤峰的峰体本身而言,它的形成只有300万年的历史。一堵石墙般的山体,经过碰撞、风化、侵蚀等自然力,石墙逐段崩裂、坍塌,最后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神奇的磬锤峰。

  石遗迹的用途,

  身临其境破解谜题

  从人类发现石开始,石便作为重要的工具辅助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取火、打猎、炊事,甚至平日的娱乐生活都少不了石的影子。随着生存技能的提高,人类逐渐从制造、使用石制器材发展为以石来防御入侵、建造家园。西藏的石头古堡、瑞士的西庸古堡,葡萄牙如梦如幻的石头屋……人们很难想象,在生产技术尚未成熟的远古时期,古人要怎样搬运一块巨石、怎么把一块块石头砌筑在一起,又是以何等的智慧建造出千百年后仍被世人所敬仰的石建筑。由于没有成文的史料记载,很多石类遗迹的用途至今仍是没有破解的谜题。不论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石带给后人的是对大自然恒久的好奇心与探求欲,它也不断吸引着人们走向自然与科学的交汇点。

  2008年,我和朋友去英国旅游。大本钟、泰晤士河、格林尼治天文台……对石头情有独钟的我,当然少不了要去巨石阵。巨石阵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文化神庙遗址,位于英格兰维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相传在公元1130年,一位英国神父在外出时偶然发现了这座巨大的石阵,从此这一古迹便开始吸引人们的注意。

  据考古学家分析,巨石阵的建造恰逢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过渡期。除了其复杂的结构与庞大的规模令人不可思议,它的建造目的也是时至今日尚未破解的谜题。许多年以来,巨石阵吸引着众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考察,人们对这座石阵的用途说法不一。一些人通过考古发掘,找到石阵内侧的多处墓穴,且旁边有大量类似祭陵用的兽骨残骸,因此,有学者认为这里是古代部落酋长的墓地。得出此推断的同时,也有人提出异议,称这些物品的发掘之地也可能是祭祖用的祭祀场所;而一些天文时令方面的专家则根据夏令时日出日落的方位与石阵排列的相关程度,推定它是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天文台雏形。

  看尽各式各样的石头是我环游世界的目的之一。我曾在一部纪录片中看到津巴布韦的石头城遗址,从那之后便计划着一定要到那里游览一番。今年春节的假期,我的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在班图语中,津巴布韦意为"石头城"。那里现存的大大小小石头城遗址共有200多处,最大的一处"大津巴布韦遗址"位于首都哈拉雷以南300公里附近。石头城实际上是一大片石头建筑群,占地约720公顷,由90多万块未经粘合的花岗石砌造而成。经过七八个世纪的风雨侵蚀,虽仅剩下残垣断壁和掩映丛生的杂草,但其浩大的规模、雄浑的风貌依稀可辨。

  石头城由3大部分构成:建于开阔地带的椭圆形围场,又称"大围场",是遗址的主体;小山石上堡垒状的卫城,是对大围场起防御作用的屏障;周围的平民区,则是老百姓日常活动的区域。据估算,在整座石头城中,仅大围场的城墙所耗费的石材就足以建造一栋90层高的擎天大厦。如此奢华的投入,其建造之初定有非凡的目的。城墙内的一组组

  石建筑错综复杂地排列着;门、柱、墙、窗等处依然能找寻到当年的浮雕痕迹;城门和石柱顶端,津巴布韦国鸟的图案更暗示着大围场的非比寻常。经过多年的反复求证,这里原本是用石头筑起的一座繁华城市。而大围场和卫城的用途--是最高统治者的妻室所居住的地方?不是部落酋长的生活处所?多年以来,人们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确切的定论。

  坚实、团结、无懈可击,是人类根据石的特质而赋予石的深层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历石景观、品味石文化已成为当下热门的休闲方式。古石、奇石、石壁、石城,还有深受女性喜爱的宝石,都已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而走进寻常百姓的视野。石文化传承至今,是日久月深的积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接下来,石文化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人们又会开辟出哪些石旅游之地,我们拭目以待。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