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藏匿于太行深处的石头城堡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09-16 09:3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双喜
分享到:

 

  王硇村位于河北沙河市西南的太行山脉深处,因其拥有保存完整的古石楼群和壮美的山岭风光,日渐引人瞩目。

  古石楼群,历史与文化的融合

  意大利马泰拉的石窟民居、葡萄牙的怪异石屋……千百年来的历史,为世人留下了太多石遗迹、石建筑。而以石为材料的居住处所,更是以其坚实的建筑石材和巧夺天工的结构设计而令人赞叹不已。国内外的石屋、石居大多都是历史与文化融合的结果,成因有很多,如躲避战乱、抵御天灾、遮风避雨…… 面对着一处处古人留下的石屋,如今的人们无不为那风雨不侵的坚实和大胆的创意而叹为观止。一座石屋,凝结着太多风霜雨露,而石与石连结处的缝隙,见证了太多古人的智慧与奇思。

  古石楼群,顾名思义,是以石为材料建造出来的居住群落。国内外的著名建筑中,石制民居屈指可数,而石制的群落,就更是少见了。王硇村位于河北省沙河市,整个村落以古石楼群著名,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而当走进它你会发现,这座古石楼群比想象中的更美:高高的石楼,座座相望,每座都是蓝瓦布顶、红石砌墙。在这座石群身上,看得到北方建筑的雄伟,寻得到南方建筑的秀美,说它是南北文化融合的结晶,一点儿都不为过。

  穿行于石楼之间,不难发现,整座石楼群不仅是文化与历史融合的典范,更是古人聪慧与胆识的结晶。按照房屋间的排列与布局,楼群之中应当有笔直的街道,但我们走过的街道当中,十有八九都是弯曲的。后人推断,当时的人们出此设计,是为了给进犯者制造障碍,也利用这奇巧的地形为自己留下更多周旋时间。每座石楼都有相通之处,院院相连,户户相通,而岔路口处的石楼上更是建有耳房,为的是居民间随时传递信息、防止外敌入侵。除此之外,每间石屋的窗户都用一根石柱支撑着,里面还有两扇小门,这应该就是当时的"防盗窗"。

  漫步于石路间,不禁感叹,这真是一座没有城墙但又攻防兼备的石头城堡啊!来到这里,你不但是在欣赏一部传奇的史书,而且一幅幅风景画卷也越发引人注目--远处的山脉被薄雾缠绕,若隐若现,好似仙境一般;一座座石楼错落有致,搭配着刚刚收获的金黄玉米,好似印在石间的丰收画卷。

  一家一族一世界

  中国的传统村落,都是以姓为聚的血缘村,王硇村也不例外,除嫁进来的媳妇之外,全村都姓王。

  王硇村的历史,源于明代。相传明永乐年间,镇京总兵、四川成都府两岗村王得才,奉命往京城押运黄纲,一行人行至河北邯郸黄粱梦时,遇上土匪抢劫,黄纲丢失。因害怕朝廷追查,王得才带领家人和部众逃至沙河市一带隐居。几经辗转后,当王得才出现在这荒蛮的山野之上时,他背着手、踱着步,思考良久。是历史选择了王得才,王得才选择了王硇村,而王硇村独具特色的古石楼群,使得这一带,大山峻峭,荒无人烟,成为了最适合躲藏的安宁家园。

  就是这传奇的历史,激励着子孙不断开拓家园。一把把锄头,在山岭中开凿出层层叠叠梯田;一把把铁锹,将石块取出垒筑成城堡庭院……600年来,一代又一代王氏族人,将曾经的荒蛮开凿成一幅油画,红土红墙,青瓦青山,这一处藏匿于大山深处的家园,变得壮美秀丽。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