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把握主题,才算真正读懂文章(3)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09-20 09:2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周俊根
分享到:

 

  第1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答题时要仔细阅读全文,特别是文章结尾一段议论性的语句,归纳文章的主旨,并把自己的感受与试题的四个选项相比照,找出相同的一项。答案:A。

  第2题考查对文章选材的分析,文章的选材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因此此题仍然与文章的主题密切相关。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题时只要能结合文章内容,围绕内容与材料的安排解答即可。参考答案:乍一看,似乎都有其道理,但细读则不然。从内容上看,三件事(QQ聊天,拜访前辈,作业签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联系紧密,都是平常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都从不同角度恰当地表现了"善"的主旨;从材料的安排上看,这三件事是按"反-正-反"(不善-善-不善)的顺序安排的,有序且严谨。

  第3题以举例印证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主旨的理解。答题时要举一个学校生活中"善"的具体事例,来表现"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主题。参考示例:①上下楼梯靠右行;②就餐要排队;③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模拟演练】

  童年的酸鼻子树

  罗大

  ①乡下老家有棵酸鼻子树。这是故乡山林中一种野生植物,叶扁,微长。果子椭圆,形状似枣,没成熟时,又硬又青,咬一口,酸得您眉毛鼻子皱在一起,涎水直流;成熟时,皮子呈黄色,捏起来软软的,撕开薄薄的皮子,将黏黏糊糊的果肉放进口里,用嘴一吸,酸甜酸甜的,别有风味。吃完果肉,用针线把土白色的大核穿成一串,就是和小伙伴们踢毽子的玩具,如果把核扔到地里,就会长出一棵酸鼻子树苗出来,好养得很。小时候吸酸鼻子果肉时,有次不慎连核一起吸进了肚里,邻家大人过来拍拍我的头说,你娃儿等着,过两天你头上就长出一棵酸鼻子树来了,吓得我好几天睡不着觉。

  ②酸鼻子树在我老家屋旁的菜园地里,又高又直,年年见长。儿时,它带给我无数的乐趣。因了枝繁叶茂,不少鸟儿选择到酸鼻子树上安家。父亲认为乌鸦是不吉利的象征,多次用竹竿把想在酸鼻子树上筑巢的乌鸦赶走;喜鹊是报喜的使者,不但受欢迎,有时还能得到父母馈赠食物。清晨,鸟儿用悦耳的歌声将我们叫醒,傍晚,鸟儿归巢的情景动人。幼时,我们常站在树下看鸟妈妈给小鸟喂食。

  ③酸鼻子的成熟期是在冬季。那时,家乡几乎没有水果,酸鼻子就显得格外难得。暖暖的阳光下,熟透了的酸鼻子经微风一吹,不时掉下几颗到地上,捡着了,仿佛捡着了水果糖似的,心里欢喜不已。菜园地里捡完了,就爬上崖去,扒开草寻。

  ④第一次学会用劳动挣钱,也是从酸鼻子树开始。地上铺层稻草,爬上酸鼻子树,抱住树枝轻轻一摇,成熟的酸鼻子嗖嗖掉到稻草里,一个一个捡起来,轻轻放进背兜,用树叶盖上,背到十多里外的县城里去卖。成熟好看的,五分钱一斤,有点青涩生硬的,四分钱乃至三分钱一斤卖给小贩。大约8岁那年,我第一次背了6斤酸鼻子进城,卖了三角钱,高兴得不得了,什么都舍不得买,回家后,如数交给了父亲。

  ⑤随着林地的开发,乡村的山林也越来越少,许多鸟儿选择到我家酸鼻子树上安家,于是我家那棵酸鼻子树上,筑了好几个鸟巢,开始热闹起来。有天傍晚,酸鼻子树上忽然传来阵阵扑打嘶叫声,原来是一群白鹤,前来霸占喜鹊的巢。喜鹊们惊恐地站在巢边,一边大声嘶叫,一边迎击入侵者,坚定地守护着家园。白鹤仗着势众,扑扇着翅膀,一轮接一轮地强袭。我们拿着竹竿,甩着土疙瘩,大声吆喝着替喜鹊助阵。然而,没用,第二天清晨我们到酸鼻子树下一看,鹊巢已经易主。

  ⑥酸鼻子树,把童年的情绪与记忆挂在树梢。

  (2012年6月9日《人民日报》)

  【阅读训练】

  1.文章为什么以"童年的酸鼻子树"为标题呢?

  2.文章是如何介绍酸鼻子树果子的味道的?其味道有何特点?

  3.文章第①段还介绍了哪些与酸鼻子树有关的趣事?

  4.文章中为什么运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鸟呢?

  5.文章结尾一段能否删去?请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见27页)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