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诗坛,本应六神无主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1-04 13:1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陈士果
分享到:

 

  劳作了一天之后再在灯底下爬格子的苦差事,本来就够我们疲倦不堪了,可你却偏又总是在诗事上随便拣个什么题目与人争论不休,甚至常常将自己推进不可解脱的困苦之中。

  然而,不管我们间的那些无休止的争论,怎样地使我们伤神和苦心,但我们争论的焦点和中心,从来没有离开过诗—这个极富诱惑力的命题。诸如关于诗的境遇,关于作诗的困苦,关于诗的发展命运等等。

  我们痛苦地思索诗、争论诗,无非因为我们在不懈的探索中都还想继续把越写越没有出息的诗写下去,无非试图在纷繁而困苦的诗坛寻找一条可以走得通的途径。

  北戴河那个没有星光月色的夜晚还常常带着苦涩的伤感把暗影投射在你那不安的心际吗?尽管当时我们想把一切烦恼驱之遥远,在碧蓝蓝的海天的沐浴下让多思的心回归成一片净土,但依然无法遏制那个在大兴安岭森林里就争论得不可开交的题目—如何看待当今诗坛,闯入爽心怡神的海滨之夜。于是,欢乐的日子被破坏了,我们重又陷入无休止的“战乱”之中。争执的结果仍然是谁也不服谁。所令人不忍回首的是,这一次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不了了之便不了了之了,而是当时你竟然痛苦得不可自我解脱,不住用拳头重重地捶击自己的胸膛和脑门,并发疯般对我哭喊着:“不要争了!一切争论都毫无意义!让诗见鬼去吧!”如同任何爆发都终而归于可怕的沉寂,那场似乎有些伤了感情的争执就这样被我们的不欢而散平息下来了。但那争论不休的问题的实质,难以解脱的心灵之苦,并没有随之而消失。

  实事求是地讲,面对万花筒般纷繁陆离的诗坛,我和你都曾震惊过,感奋过,但又终而困惑了,迷茫了。原因是简单的。作为一个总是想跃跃欲试于诗坛的业余创作者,谁能忍睹诗坛“江河日下”的惨景呢?谁能理解诗坛越来越趋于合理化的“六神无主”的局面呢?特别使你不能理解和容忍的是,作为艺术主张和风格上几乎成了你“隐形伴侣”的我,竟然反转身来,也不知羞耻地唱起了“诗坛,本应是六神无主”的歪调。拨去掩着事物真实形体的弥漫物,把我们争执的焦点凝聚到一处,无非是如何看待当今“不象样子的诗坛”,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是本应如此,还是大逆不道?是应顺乎自然容忍它的客观存在,还是彻底击碎它的“现实图腾?”

  对一度困惑的诗坛,我们所以痛苦地思虑过,惆怅地徬徨过,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沉积于心头的压抑感、危机感,并不亚于赛场上已被打翻在地的拳击手。老实说,近年来诗坛上频出不穷的花样翻新晃花了我们的双眼,使人茫茫然,不知路在何方,简直可怜得无所措手足。不是吗?我们真诚地为诗坛悲哀了好一阵子。既然不满蜂拥而来的“新潮”使诗坛圣地迭迭风起,也不满民族的传统精华被排斥得简直成了失去安身立命之地的“流浪者”;既不满连作者本人都不知所云的“醉话”、“梦话”筑起的迷魂阵竟然成了刊物上的“骄子”,也不满你捧我为什么“崛起的新秀”我誉你是什么“刚腾空的新星”般的溢美之风甚烈。

  是的,诚如你所严厉指责的,面对多变的诗坛—困惑的缪斯女神,经过一番痛苦的焦灼、忧虑和抱怨之后,我的一贯固守的某些观点、主张和那理智所无法驯服的感情风暴,日渐地淡化起来。甚至提出了“诗坛,本应是六神无主”的异端邪说。于是,你愤怒了!舌枪笔剑,非要揪出藏于太阳帽下那个见不得人的“小我”来。

  还是让我们平和地坐在一起,抛开灰色的理论,以心对心地进行一次叙谈。而且必须排除感情的力量和偏见的色彩。因为,在失去理智把握的氛围中各抒己见,争执的双方只能如同两条平行线,尽管无限地延伸下去,也终将永远找不到复合点。

  其实我早就被你觉察了这样一个马脚:与黎明是从越加浅淡的夜色中缓缓走来的道理一样,我的“诗坛,本应是六神无主”的意识,是经历了好一阵子若明若暗的痛苦过程,才从迷茫和朦胧中渐已形成的。这一意识的主源,最重要的不是比较和思索,而是正视诗坛的现实。

  透过十几年来的纷繁多变的诗歌现象,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自发生了历史性重要转变的1976年以来,我国诗坛大体上经历了“三次浪潮”的冲击。第一次是粉碎“四人帮”后的当笑则笑当哭则哭的“解放诗”的冲击。思想的解放,禁区的打破,使诗坛如冰河解冻充满活力和生机。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一扫“文革诗”假、大、空的恶习,涌现了《小草在歌唱》、《将军,不能这样做》等一大批思想性强、艺术水平较高的真诚之作、上乘之作,从而将我国诗歌创作带入一个新的里程。第二次是北岛们的“朦胧诗”的冲击。朦胧诗一度兴起的最重要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究竟创造了什么,而在于它的叛逆和挑战,给诗坛造成了倾斜和不安,提出了新诗发展的重要假设,抛了一块问路石。第三次是时下各种流派蜂起的“千家诗”的冲击。由于“解放诗”“朦胧诗”拓宽了诗歌发展的新路,于是极大地诱发了诗坛上崇尚和追求自我创作个性的多方面因素,并形成了“穿着自己的衣裳,唱着自己的小调”,而不愿追随“街上流行红裙子”的诗坛大观。据一家诗报披露,目前全国各种诗歌流派已近百家,使诗坛呈现一种“六神无主”的态势。彼此冲击,竞相争雄,空前地络路和繁荣。

  经历十年之久的探索和冲击,由静静默默变为寻寻觅觅,由久守常规变为困惑不安,由千人一曲变为诸家蜂起,这不能不说是“三次浪潮”冲击的一大杰作。在这个意义上讲,由此而造成的诗坛上的“六神无主”的态势,不仅不能视为是诗坛的悲哀,而且应该看作是诗坛的莫大幸事!

  记得一个伟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最痛苦的,莫过于醒来时无路可走,而另一个伟人还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最危险的是有路可走,因为它往往使人不去寻求另一条更好的路。如果我们把这两个伟人的话合在一起来思索,那么,打破诗坛“街上流行红裙子”局面的必要和紧迫,诗坛上呈现的“六神无主”态势的作用和意义,或许会看得更加清楚些。

  中国诗歌未来发展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难道就在这样的“六神无主”态势中永远地乱下去吗?这是你要我回答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我常常苦心思考的一个悬心之事。老实地讲,我是无法能猜透便也无法能说清楚这个问题的。最近读了阿红题为《诗歌发展大趋势又一佐证》的短文,甚是新鲜。文中讲到“我曾作估计,认为我国当代诗歌发展的大趋势是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合流”,并认为这一“合流”是“符合我国国情、民情、诗情的,更是适应我国诗歌走向世界的要求的。”阿红在文中还引一佐证:

  “据香港《世界中国诗刊》1987、6、10第七期:今年端阳节,台一千多名诗人于台北市集会,检查三十多年来台湾新诗发展情况,深深地省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姿多彩的局面中,中国诗必须根植在民族的土壤上,方能开出属于我们民族旗帜的花果!于是大声疾呼:我们要回归传统,拥抱现代!”

  好了,就此引文打住,让“回归传统,拥抱现代”的大声疾呼走进我们的思考。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