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纸”的起源
摘要:纸是中华文明瞩目的技术成就,通常认为是东汉时期由蔡伦发明的,然而,自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丰富的考古及文献材料证明早在西汉时期便有了符合现代定义的“纸”出现,是人民群众共同的创造,而“蔡侯纸”已是纸张的成熟形态,蔡伦对于纸张的发明主要起到了监管和推进的作用。
关键词:纸;造纸术;起源;蔡伦
科技发明往往被视为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在追溯一项技术的发展历程时,通常的做法是把它的起源归于某一特定的历史人物身上,以此来确立一个时间起点。造纸术也不例外。长久以来,蔡伦被视作纸的发明者,然而,关于纸张和造纸术起源的问题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发现被反复讨论。通过对纸张及造纸工艺的演变的重新梳理,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纸的起源在时间上可追溯到西汉,是群体性的创造。
一、 考古发现及文献记载中的“纸”
(一)考古发现的纸
上世纪20年代后,随着地层学与类型学方法在田野发掘中的运用,考古学家在西汉遗址中不断有纸张使用的新发现:1933年新疆罗布淖尔发现了一片西汉中叶古纸; 1935年长沙出土的战国时代一件漆马,内有纸胎;1957年西安市灞桥出土数十张西汉初期的古纸,纸呈泛黄色,已裂成碎片; 1976年甘肃居延汉代金关遗址出土了“居延纸”。1978年,陕西扶风中颜村汉代窖藏中,出土了西汉时麻纸“扶风纸”; 1979年敦煌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马圈湾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古墓出土了西汉文、景二帝时期的绘有地图的麻纸“放马滩纸”。1990年敦煌甜水井西汉邮驿遗址中发掘出多张麻纸。2002年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200多片纸文书残片和麻纸,命名为悬泉置纸。从现有考古材料来看,中国早期的纸张多发现于西北地区,以麻为原料,功能以记事为主。
(二)文献记载的纸
在历代文献中,关于纸的记载十分丰富。最早明确出现“纸”的时代在西汉。《汉书·孝成赵皇后传》中写道:“武自临饮之,武发箧,中有裹药二枚赫蹄,书曰,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女自知之。”唐代颜师古引应劭《汉书集解音义》注“赫蹄”二字曰:“赫蹄,薄小纸也。”这里的薄小纸,后世称为丝棉纸。此外, 唐代《三辅故事》也载道:“卫太子大鼻,武帝病,太子入省。江充曰:‘上恶大鼻,当持纸蔽其鼻而入’”。再如唐代马聪《意林》引《风俗通义》:“光武驾徙都洛阳,载素、简、纸凡二千辆。”此外,还有《后汉书·贾逵传》中记载:“建初元年,章帝诏贾逵入讲白虎观,帝嘉之,赐布五百匹、衣一袭,令逵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与简纸经传各一通。”李贤注曰:“竹简与纸也。”从以上文献或注解中都已出现了“纸”。而大量记录和纸相关的事件在古籍中集中出现是公元102年东汉和熹皇后即位时献贡品纸。《后汉书·邓皇后纪》:“是时方国贡献,竞求珍丽之物。自后即为,悉令禁绝,岁时但供纸、墨而已。”《后汉纪》、《东观汉记》等文献也多有记载。
二、对纸张产生年代的讨论
根据上述考古材料, 二十世纪以来分别在新疆、陕西、甘肃等省不同地点出土了纸,从汉初文帝、景帝以下一直到新莽为止,几乎西汉历代皇帝在位时期所造之纸都持续不断地被发掘出来。从放马滩纸形制可见,早在文、景时纸已刻用于书写、绘制地图,而查科尔贴纸及悬泉纸上都有文字。
回顾纸张的制作工艺,可以看到,敦煌出土的西汉麻纸是中国早期运用植物纤维制造的,其工序大致为剪切麻絮、干燥、涂布、再干燥、再涂布等阶段。东汉蔡侯纸的制造流程为:首先把植物纤维切碎,然后洗涤去除杂质,再在石灰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之洁白,再经过蒸煮、舂捣、打浆,使纸浆在池子里均匀分布,最后抄纸、晾晒和揭取。至魏晋南北朝,造纸技术又有提高,对纸的原料的选择也更加广泛,楮皮作为造纸原料首次登上历史舞台,在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染潢法,利用黄檗防虫蚝和染色。及至唐宋,除了麻纸、楮皮纸、桑皮纸,藤纸外,还能生产出檀皮纸、稻麦杆纸和新式竹纸。
由此可知,从汉到唐宋的每一个时代里,纸张在原料的选择、加工的方法上都有所改进和突破,是逐渐精进的。而公元105年蔡伦发明的“蔡侯纸”已经到了比较复杂和成熟的阶段,在这之前不但有动物纤维的丝质纸,而且有植物纤维的麻质纸。灞桥纸从原料组成一直到纤维结构都具备现代定义的纸的特征,只是制作技术较为简单,质量不及后来的“蔡侯纸”优良。可见,中国纸张的起源至迟应在西汉。
三、对蔡伦地位的重新审视
蔡伦生于公元63年,官至长乐太仆,公元121年卒。桂阳郡耒阳县人,公元80或81年,为小黄门官。公元82年,蔡伦奉命监管宋贵人。公元89年,蔡伦由小黄门转中常侍。和帝永元九年,蔡伦由中常侍“加位尚方令”、“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表明此时的蔡伦对当时宫廷最高的工艺技术具有管理权。公元105年蔡侯纸发明,《后汉书·宦者列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汉安帝元初四年,安帝以“经传之文多不正定,乃选通儒谒者刘珍及博士良史诣东观,各雠校家法,令伦监典其事。”回顾其生平,有以下几个阶段:第一是任中常侍,确立一定政治地位,这一时期的蔡伦逐渐开始显现才学。第二是任尚方令,官品上升,由参与政治议决、草拟、掌管文书到主管一个带科学制造性质的部门。第三是封为龙亭侯并监典经传的校勘,表明此时已学识丰厚,获得了崇高威望。从整体上看,蔡伦并不能以科学家来概括其一生,确切地说,他的贡献包含了政治、科技和文史,作为东汉的重要政治人物,他对科学发明更多的是监管而非亲力亲为,是中国造纸工艺成熟、精进的推动者、改造者而非创造者。
四、结语
综合以上材料及分析,我们看到有丰富的考古及文献材料证明早在西汉时期的麻纸已经具备了纸的形态,首先在贵族间使用、流传,而通过对蔡伦的生平的梳理让我们看到他对于科学技术的发明以监管为主,是纸的改造者而非发明者,所以,纸是最迟在西汉时期由人民群众发明的。
参考文献:
[1]范 晔.后汉书[M].社会各界出版社,1986.
[2]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J].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丛刊,1948.
[3]王 明.蔡伦与中国造纸术的发明[J].考古学报,1954(8).
[4]田 野.陕西省灞桥发现西汉的纸[J].文物参考资料,1957(7).
[5]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J].文物,1978(1).
[6]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县文化馆.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1(10).
[7]刘光裕.发明家蔡伦生平事迹考[J].齐鲁学刊,2000(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